《三國六朝文學·劉楨·贈從弟(其三)》原文、賞析、鑒賞
鳳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1〕。于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2〕。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3〕。何時當來儀,將須圣明君〔4〕。
〔1〕“鳳凰”二句:是說鳳凰棲集在丹穴山上,徘徊于孤竹根邊。以此暗喻堂弟不仕于朝的高蹈生活。南岳:指丹穴山。傳說鳳生丹穴,所以說“南岳”。《文選》李善注:“鄭玄《毛詩箋》曰:‘鳳凰之性,非竹實不食’。亦喻從弟也。”
〔2〕“于心”二句:是說鳳凰并不滿足于現(xiàn)有的生活,還想展翅高飛,暗喻堂弟壯志凌云,有意出仕。厭,滿足。凌,上。紫氛,指天空。天空愈高而色愈深,故稱紫氛或紫虛。
〔3〕“豈不”二句:是說振翅高飛難道不辛苦嗎?只是因為羞與黃雀同群。暗喻堂弟不愿與俗士為伍。
〔4〕“何時”二句:是說等到圣明君主出來的時候,鳳凰才飛來。暗指堂弟待機而動,總有鴻圖大展的時候。儀,來歸。須,等待。
本篇運用象征手法,以不與黃雀同群的鳳凰比喻堂弟的志向遠大、高風凌俗。通篇言簡意深,飽含贊美與勉勵的真摯之情。
上一篇:《賀敬之》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三國六朝文學·劉楨·贈從弟(其二)》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