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是曹雪芹《紅樓夢》中的人物。她有一些比小說中其他任何人物都更為豐富的稱呼:老太太,太夫人,老祖宗,老菩薩,老壽星,祖宗老菩薩,等等。賈母性格內涵的豐富,也無愧于她的稱謂的多樣。作為一個封建世家至高無上的太上家長, “老太太”是她在嚴格的宗法體系中的規范稱呼;她又是一個年高德韶、仁愛慈祥、溫情脈脈的老祖宗, “老祖宗”更多地突出了她的血緣地位;對外和對下,她又是一個惜老憐貧、寬厚仁慈的“老菩薩”……她的性格中有著由許多對立面組合而成的復雜因素。而首先作為一個至高無上的封建家長,榮國府的一品夫人, “今上”貴妃的親祖母,一個無比尊貴的貴婦人,她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安富尊榮”。
《紅樓夢》序幕徐徐拉開之時,正是寧榮二府極為隆盛之際。那赫赫揚揚已過百載的封建貴族大家庭——賈府,已開始從全盛時期轉入衰頹。八旬高齡的賈母早已登上了寧榮二府最高統治者的寶座。她手下有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重孫媳婦一大群,有她數不完認不清的丫鬟、婆子、小廝們,有享用不盡的衣食、用具和珍寶,更值得夸耀的是這老人家自己具備一個頗為健康的身體,既不與那些衰邁龍鐘的老人一樣懶說懶動,又不吃齋念佛,清心靜養。她自覺地要享樂。她的飲食起居相當奢華和挑剔。大廚房為她特備的飯, “把天下所有的菜疏用水牌寫了,天天轉著吃”。她從不讓自己的生活空白過去,每天都需要孫子孫女孫媳婦們圍繞著她。她會吃酒行令,說故事,又喜歡打牌,看戲。一部《紅樓夢》中以賈母為首的家庭行樂的描寫,花樣既多,又非常精彩,如果沒有賈母的親臨,就不能形成那樣大家團聚盡歡的熱鬧場面。賈母了解別人需要她的號召與支持,同時她自己也正少不了別人的逢迎與湊趣。賈母多少次帶領著寶玉、鳳姐、寶釵、黛玉、探春等姊妹們、丫鬟們舉行家宴、看戲、游園、猜燈謎以及逛廟等等娛樂,而且到必要的時候她就把賈政那樣只能敗興的人物攆了出去,以使大家得到自由行樂,特別是可以解除對寶玉的壓力,可以放縱鳳姐的說笑。她這樣作,是為了掩護年輕人,更是滿足了她自己。她真是一個盡享人間歡樂的“老壽星”。
雖然享樂主義成了賈母生活的主旋律,但她并不是一個昏庸糊涂的老太太。她對眼前許多賈府上的具體事情,雖不多所聞問,多作直接處理,但她卻因此而把握著在這一大家族中最后發言的威信。每到有重大事體臨頭時,她便要站出來,作出權威的裁定。她曾經夸耀她年輕的時候見的世面大,比王熙鳳還要精明強干。確實,她既出身于侯門,嫁到賈府又正當榮寧二公勛名鼎盛之時,她的丈夫賈代善是坐襲父蔭;她并且躬逢幾次金陵接駕的盛典。現在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她身上還有著“能人”的余韻。她大禮嚴格,小節靈活,通權達變。注重實際,縱收自如,知人善任, 反應敏銳,恩威并施,馭下有方。賈璉“偷雞戲狗”之后,持劍在鳳姐面前當眾胡鬧。事情捅到賈母面前,她竟輕描淡寫,糊涂處之,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寶玉丟玉,合家驚慌,賈母毅然決定懸賞一萬、報信五千,對作偽者取寬大政策,那氣度魄力,那殺伐決斷,連鳳姐也相形見絀,顯出了一種分辨大是大非與小是小非的政治家式的敏銳眼力和決斷力。
與她對享樂生活的恣情隨意和她的雍容華貴、見多識廣、寬厚仁慈、憐貧惜老性格特征相關聯,賈母對小輩縱容溺愛。她把孫兒孫女乃至一些親戚里的小輩都包攬過來,關心他們的吃、穿、住、玩樂,而她最溺愛的則是寶玉、黛玉以及鳳姐。正是賈母對寶玉的溺愛掩護了寶玉受父親賈政的嚴厲管教,使得寶玉的叛逆性格得以自由發展。賈母事實上是寶黛戀愛的護法神,而不是如八十回后續書所寫以及某些學者所認為的是破壞寶黛戀愛的罪魁禍首。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張道士向賈母給寶玉提親,賈母說寶玉命里不該早娶,要等大一大兒再定;不管根基富貴,只要模樣兒性格兒好就行。賈母在這里十分委婉地透露了心曲,因為模樣兒性格兒好卻沒了“根基富貴”的正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寶釵。本來老太太也就喜歡鳳姐、黛玉那樣頗露鋒芒的性格,而不喜歡成天沉默寡言“象沒嘴葫蘆似的”人。最善于揣摸、逢迎賈母之意的鳳姐,曾在大庭廣眾之中跟黛玉開這樣的玩笑: “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賈母平時沒流過眼淚,但她卻兩次為寶黛的鬧別扭和誤會而激動得流淚,那淚水里包含了多少豐富的潛臺詞啊。它說明賈母不自覺地卷入了寶黛的愛情糾葛,又在自覺地維護著寶黛的戀愛。
賈母初嫁到賈家來時曾做過重孫媳婦,如今自己也有重孫媳婦了,榮寧兩府上下男女三四百口無人不在這一位“老祖宗”的名位籠罩之下。她目睹和經歷了賈家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因此這一形象在《紅樓夢》中就被賦予了最大的歷史容量。
比起赦、政、邢、王,賈母是賈氏家族的第一代的代表,是這個家族“自國朝定鼎”百余年來赫赫揚揚興盛向上時代的代表。賈母的性格,正以美學的方式映出了地主階級上升時代比較自信的折光。她的安富尊榮,通權達變,詼諧幽默,寬仁待下等等,都是曾經自信或尚未喪失自信的表現。抄家之后,賈母說: “大凡一個人,有也罷沒也罷,總要受得富貴耐得貧賤才好。”這是創業一代的語言。她受得富貴,日常極愛尋快樂, “樂得都不管,說說笑笑養養身子罷了”。敗家之后,兒孫們一片驚慌,不知所措,她又冷靜處之,散余財明大義,并不怨天尤人。開拓的一代,才能有這種氣度與風格!在政治生活中老是神經衰弱的賈政,便沒有賈母這種氣魄。他的僵化和教條,表明他失去了自信,只好用僵硬的面孔維持著搖搖欲墜的權威。而那位看起來也好像“離老太太的腳蹤兒不遠”的鳳姐,比起賈母那恢宏的氣度,卻帶著濃厚的鼠竊狗盜的色彩。他們身上都打著末世子弟的烙印。
當然這種區別是相對的。賈母生于盛世,來到末世,她一生走完了三代人的路程,她的心靈也經歷了由盛而衰的歷程。這使她的性格必然有著與她的兒孫們共同的特征:她的享樂主義,她的精神空虛,她也“神經衰弱”等等,都是這個家族由盛而衰的處境的投影。這位老人對賈府過去到現在的變化過程有著深切的感觸。她初到賈家后,看見過賈源賈演這兩位“創業英雄”。自己的丈夫賈代善和他的弟弟賈代化已經是有遜于上代了。到她自己所生兩個兒子,惡劣與低能,就無法與上兩代同日而語。再往下看,孫子輩的賈珍、賈璉和重孫輩的賈蓉等等,更都是偷雞戲狗的“下流種子”。面對著“一代不如一代”的家運,這位曾經滄海、自負甚高,既懷念從前,又不放棄現在的“太上家長”,無疑是非常失望的。在大觀園已入于衰殺離散的階段,賈母強打精神,還去到凸碧山莊慶賀中秋,飲酒賞月。但那冷冷清清、蕭條肅殺的氣氛與當年有男女三四十個、何等熱鬧的場面相比,何啻天淵!一種凄哀的悲涼之感油然襲上心頭,籠罩著整個家族,而這時賈府這個龐大復雜的宗法體系,已是矛盾叢生,危機四伏,搖搖欲墜,賴賈母這位至尊無上的偶像得以維系著;一旦賈母終于壽終正寢,整個賈氏家族也就“忽喇喇似大廈傾”了。
賈母是中國文學中具有最豐富的性格內涵和歷史、審美意蘊的老婦人形象。
上一篇:《賈政》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賈璉》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