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謝錫文
短篇小說。作者劉艦平。發表于《萌芽》1983年第7期。小說描寫了一位在惡山險水間跑短謀生的灘姐形象。青浪灘是個陰森可怖的險灘,自古以來不知吞噬了多少船只。“我”這個插隊八年不能回城的女知青,為了躲避惡勢力的魔爪,搭上一只麻陽下來的貨船,準備到青浪灘喂魚或是上桃花源遇仙。船到青浪灘,“我”遇上了一位粗獷悍厲的灘姐。她和丈夫鸕鶿是被麻陽艄公請上船來闖灘的。灘姐有著水上人家的粗豪自信,她容不得別人的不信任。當麻陽艄公滿心疑慮提出再雇兩名好篙手來時,她二話不說,慨然引自己的小女和嬰兒上船。趁著麻陽水手目瞪口呆時,她一篙將船撐離了河岸。一路上,面對急流、險灘、遮天蔽日的河鴉、猙獰的礁石,她“穩如鐵塔一般立于船頭”。“她根本不像是在跟嚴酷的大自然搏斗,倒像是在舞臺上進行輕松自如的表演”。貨船中途擱淺,她毫不猶豫下水拔船。船到“打排巖”,在生死悠關的時刻,她死死壓住篙尾。“我”在慌亂中想去幫她,卻被她及時飛來一腳,踹倒在船板上。“我”免遭不測,可她的小女兒卻不幸身亡。“我”被一種負罪的心情深深攫住,透不過氣來。灘姐卻忍受著失去愛女的巨大悲痛,尋找話題來安慰“我”。灘姐的言行和辰河的激流喚醒了“我”,“我”終于打消了尋死求仙的念頭,加入了灘姐他們背纖上行的行列。小說采用第一人稱,通過“我”的眼睛和心靈的觀感展開情節,刻畫人物,細膩生動。險灘惡水的渲染,也起了烘托人物的作用。作品獲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上一篇:孫宜君《船家女兒》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方舟《船長》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