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岑參·逢入京使[1]》原文、賞析、鑒賞
故園東望路漫漫,[2]雙袖龍鐘淚不干。[3]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這首詩寫于天寶八年,岑參第一次赴西北任職的途中。岑參(公元715~770),祖籍南陽(今屬河南),曾祖、祖父官至宰相;父官至刺史,早喪,家道中落。天寶三年進士,曾兩次赴西北邊塞任幕僚,先后任安西四鎮節度史府掌書記、安西北庭節度使府判官。回朝后官至嘉州刺史,客死成都。由于長期在西北邊塞從軍,對軍旅生活、邊地風光、西北少數民族風情有深切感受,其邊塞詩八十多首剛勁雄奇、壯麗瑰異、豪邁奔放,在唐詩中獨具風格。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是盛唐邊塞詩代表詩人。有《岑嘉州集》,存詩四百余首。他的一些七絕抒寫生活中的感受,也很有特色,《逢入京使》是其中之一。
[2]“故園”句:作者家鄉是南陽,這里的“故園”當指個人家庭住所所在的長安,岑參在長安杜陵山中置有別業,所以說“故園東望”。
[3]龍鐘:本指老年舉止失靈,此處指淚水淋漓的樣子,雙袖龍鐘指用雙袖拭淚,雙袖濕漉漉的。
作者在西行途中與東歸的使者相遇,立馬小駐,口頭傳語,匆匆而別。幾句話表達了對家園和親人的思戀,以及盛唐士人積極進取的開闊的胸襟。全詩信口而成,樸實無華,《唐詩解》說:“敘事真切,自是客中絕唱。”
上一篇:《三國六朝文學·曹植·送應氏(其一)》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