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學·白賁·〔正宮·鸚鵡曲〕》原文、賞析、鑒賞
儂家鸚鵡洲邊住〔2〕,是個不識字漁父。 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3〕。
【幺】覺來時滿眼青山,抖擻綠蓑歸去〔4〕。 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
〔1〕正宮:宮調名,元曲十二宮調之一。鸚鵡曲:曲牌名,原作黑漆弩,因此曲大噪,第一句有“鸚鵡洲”字,故易為此名。或因作者為學士,亦名學士吟。白賁(生卒年不詳),號無咎,錢塘(今杭州市)人。元英宗至治年間曾為溫州路平陽州教授,后為文林郎、南安路總管府經歷。 今存散曲四首,以此曲最著。
〔2〕儂:我。在古代詩歌中一、二、三人稱皆可用儂稱代,此為第一人稱。鸚鵡洲:原是長江與漢水匯合處的一片水中陸地,這里取唐人崔顥詩“芳草萋萋鸚鵡洲”句意,借指漁父居住的地方。
〔3〕煞:程度副詞,元曲中常作補語。 睡煞就是睡得非常舒服的意思。
〔4〕抖擻:抖動。
這首小令的主人公是一位不識字的漁翁,他駕著一葉扁舟,在青山綠水中自由自在地睡去,又在輕柔的江南煙雨中心滿意足地醒來。作者以此為象征,把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的那分愜意與快感抒發的淋漓盡致。 著名元曲家馮子振曾引述一位叫作御園秀的歌曲家評論說:“恨此曲無續之者……拘于韻度,如第一個‘父’字便難下語;又‘甚也有安排我處’,‘甚’字必須去聲字,‘我’字必須上聲字,音律始諧,不然不可歌,此一節又難下語。”
上一篇:《明代文學·薛論道·〔商調·黃鶯兒〕塞上重陽》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明代文學·馮惟敏·〔胡十八〕刈麥有感》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