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幾位皇帝也注意節儉,太祖朱元璋在平定了南方割據勢力陳友諒以后,看到他的鏤金床,非常氣憤,說:“這與后蜀亡國之君孟昶用七寶裝飾便壺有什么區別?”立刻命人將它搗毀。有一個侍臣說:“陳友諒還不算富有,就這樣恣意放縱,尚未顯貴,就這樣奢侈,這正是他失敗的原因。”太祖又說:“即使富有了,又豈能放縱?即使顯貴了,又豈能奢侈?有了驕侈之心,即使富貴了也不能保全自己,身處富貴的人正應該抑制奢侈之心,力求儉樸,戒憚嗜好,控制欲望,即使這樣也還怕不能滿足人民的欲望,更何況窮盡天下各種技巧,來滿足一己之私欲呢?這自然是要導致滅亡。覆車之轍,不能重蹈啊!”
朱元璋以此自戒,在建造宮室時,他看到設計圖中有雕琢奇麗的地方,立刻刪去,對主持的官員說:“宮室要規整堅固就行了,何必過于雕琢呢?上古堯居住茅草屋、土臺階,砍來的椽子也不加工,極為簡陋。而千古稱頌的盛德之君,堯數第一。到后世,居高位的人競相奢侈,享受盡宮室苑囿的娛樂,沉溺于車馬珠玉的華美。欲望之心一起,則一發而不可收拾,禍亂就由此而起。所以說皇帝能崇尚節儉,臣下就不可能奢侈。我說過,珠玉不是寶,節儉才是寶。凡有興建,均應樸素,何必雕琢奇巧而耗盡天下之力呢?”(《典故紀聞》)
上一篇:《晴天防陰雨》中學生儉樸寫作素材
下一篇:《儉以養廉》中學生儉樸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