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文學(xué)·元好問·癸巳五月三日北渡(選)》原文、賞析、鑒賞
其 一
道旁僵臥滿累囚〔2〕,過去旃車似水流〔3〕。紅粉哭隨回鶻馬〔4〕,為誰一步一回頭?
其 三
白骨縱橫似亂麻,幾年桑梓變龍沙。〔5〕只知河朔生靈盡,破屋疏煙卻數(shù)家〔6〕。
〔1〕癸巳:金哀宗天興二年正月元兵圍汴京,四月元好問至青城,五月三日被元軍羈押解往聊城,以此題將途中所見寫成絕句三首,這里選第一、第三首。
〔2〕道旁僵臥:指押解途中死于道旁。累(lei)囚:用繩索捆縛成串的囚徒。
〔3〕旃車:四周圍著氈幕的車輛。旃,同“氈”。這種車輛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用,此處指蒙古軍擄載婦女的車輛。
〔4〕紅粉: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代指美女。 回鶻(he):即回紇,隋唐時(shí)鐵勒族在我國西北部所建立的政權(quán),后并于蒙古。
〔5〕桑梓變龍沙:桑梓,家鄉(xiāng)的代稱。 龍沙,白龍堆沙漠的簡稱,在今新疆羅布泊和甘肅玉門關(guān)之間,也泛指塞外之地。 李白《塞下曲》:“將軍分虎竹,戰(zhàn)士臥龍沙?!?/p>
〔6〕“只知”二句:河朔,指黃河以北地區(qū)。卻,還。二句意謂原來以為河朔這里的百姓已經(jīng)死光了,竟看到原野上還留有幾間破屋冒著淡淡的炊煙。
這兩首絕句描寫了親眼目睹的蒙古軍的暴行和對黃河以北廣大地區(qū)滅絕性的破壞。 上一首寫蒙古軍大批擄掠?jì)D女的車輛如流水。被擄掠的婦女將遠(yuǎn)離親人,一步一回頭地哭泣,文辭凄切感人。后一首寫白骨遍野,生靈涂炭的凄慘景象,末二句用反襯手法,數(shù)家“破屋疏煙”更顯出原野的荒涼破敗。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評曰:“頓挫往復(fù),一結(jié)尤沉痛。”
上一篇:《明代文學(xué)·張煌言·甲辰八月辭故里》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明代文學(xué)·王世貞·登太白樓》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