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回音》寓言賞析
一只狗對著一座巍巍乎的大石山, 叫了幾聲,大石山發出了回音, 同狗的叫聲一樣。狗驕傲地說:
“這座石山雖然偉大,但他的聲音也不過如此。要不是他原來就是徒負虛名的人物,那就是我已經和他差不多了。”
狗的自負的話,被天上的一個霹靂聽見, 霹靂轟隆一聲喝斥說:“你說什么?”大山也轟隆一聲應和著:“你說什么?”狗嚇得囁嚅地說:“我沒有說什么。”一面回頭就跑。
事實上多大,人們承認他多大。
——馮雪峰《寓言》(作家出版社1952年版)
寓言結尾處,用警句式的語言點明了題旨:“事實上多大,人們承認他多大。”在生動的故事之后,得出這一富于哲理式的結論,更能使人銘記心頭,受益無窮。
寓言中的狗、大石山、雷霆,是動物、無生物及自然現象,被作者組合在一起賦予生命及性格,形象便鮮明而突出了。作為此篇的主角,是一只在大山面前的小小的狗。狗能發出“汪汪”的叫聲,雷霆則是驚天動地的巨響。這只狗叫一陣,大山發出狗的回音;繼而巨雷震耳,隆隆的回音嚇跑了這只狗。在自然界中,這種情況也許會發生,但那是無意義的現象。如今, 由作者安排它們表演,短短幾句臺詞,就構成了一場精采的小喜劇,顯示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高聳的大山是扎實的、淵博的,它虛懷若谷,但也容不得小人的侮辱。小丑似的狗兒登場了,它對大山“汪汪”叫,大山發出同樣的聲音,它立即飄飄然,很有些看不起大山,狂妄地宣稱自己和大山差不多,嘲笑大山“徒有虛名”。狗的心態和語言,對它本身也是莫大的諷刺,因為他在貶低大山的同時,實際上正貶低了它自己。
大山原本有一副沉靜的好性子,此刻,霹靂卻打抱不平,發出了正義的怒喝,大山也才發出了“你說什么”的質問。一聲聲炸雷,使狗兒領略到了大山的氣魄,遠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么無知無能,所以它魂飛魄散,掉頭就跑。在事實面前,不能不說狗有了些長進,增加了一點兒“自知之明”。
回音,是客觀上對各種音響的最公正的衡量。雷霆有雷霆的威力,狗有狗的叫聲;霹靂不會發出狗的叫聲,狗也決不會有霹靂的聲響,屹立的大山永遠是大山,它有時雖也傳出“汪汪”的回音,但時常能發出雷霆的轟隆;而狗卻永遠只能是狗叫。這正象鷹有時可能停在雞棚上,但鷹更多時間是在藍空翱翔,而雞則永遠不能有鷹一般的飛行本領。此篇的重點是對狗的剖析,主要通過狗的表演告誡人們:盲目抬高自己,低估別人,定會鬧出笑話,丟盡面子。
上一篇:《亞非寓言·哲學家和清道夫》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塞翁失馬》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