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張先·天仙子》原文、賞析、鑒賞
時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會。〔2〕
水調數聲持酒聽,〔3〕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4〕往事后期空記省。〔5〕沙上并禽池上暝,〔6〕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7〕
〔1〕《天仙子》詞調,原是唐教坊舞曲,唐時仄韻單調,宋人改為雙調,六十八字,上下片各六句五仄韻。張先(公元990~1073),字子野,烏程(今浙江吳興)人。仁宗天圣八年進士,歷任通判、知州、都宮郎中,晚年優游鄉里。張先是北宋前期詞人,因所作有三處用“影”字最得意,人稱“張三影”。擅小令,亦作慢詞,與柳永齊名,對宋詞的藝術發展提高有推動作用。有《張子野集》,存詞一百八十多首。
〔2〕這是作者為這首詞所寫的“題記”(小序),寫明寫作時間和地點。嘉禾,今浙江嘉興市。作者約于慶歷元年任嘉禾縣通判。小倅,副職。通判是為知州掌管文書的屬官,所以自稱“小倅”。從詞中來看,作者是因為中午醉眠,沒有去參加府里的宴會。明知有府宴,為什么先喝醉呢?特意寫這個小序,很值得尋味:是不是有意躲避這次會宴呢?
〔3〕水調:唐朝大曲名。
〔4〕“臨晚鏡”二句:臨晚鏡,晚間照鏡。傷流景,感傷流逝的年華。杜牧《代吳興妓春初寄薛軍事》:“自悲臨曉鏡,誰與惜流年。”
〔5〕“往事”句:回首過去往事成空,徒然留下記憶;瞻望未來,后期無定,想望也無用。省,清楚、明白。
〔6〕“沙上”句:并禽,成雙的鳥。暝,暝色,日暮。句意是日暮黃昏,鳥兒不在池上飛而成雙地棲在沙灘。
〔7〕落紅:落花。
這首詞抒寫傷春和傷別。不同于癡男怨女的傷春和相思,而是抒發臨老感傷逝去不復返的年華,以及與家人長期離別的孤獨感。作者的詞清新雅致,工巧而含蓄。下片的“云破月來花弄影”,是傳誦的構思精巧的名句。七個字,有云、月、花、影四個名詞,破、來、弄三個動詞,寫出天上的云流動,明月照耀,花兒搖動,其中又隱寫風兒輕吹,才使花枝及其投影搖擺;它們又互為因果而緊密聯結,云破而月出,月出而照影,組成一幅優美的動態的圖畫。作者以“三影”著稱,除這一句“云破月來花弄影”,還有“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歸朝歡》)、“柳徑無人墮風絮無影”(《剪牡丹》),此外還有“隔墻送過秋千影”(《青門引》)、“無數楊花過無影”(《木蘭花》)、“浮萍破處見山影”(《華州西溪詩》),表現出作者觀察和藝術描寫的細致,王國維《人間詞話》說:“‘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上一篇:《宋代文學·李清照·聲聲慢》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李商隱·安定城樓》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