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文學·陶淵明·詠荊軻》原文、賞析、鑒賞
燕丹善養士〔2〕,志在報強嬴〔3〕。招集百夫良〔4〕,歲暮得荊卿〔5〕。君子死知己〔6〕,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7〕,慷慨送我行。雄發指危冠,猛氣充長纓〔8〕。飲餞易水上〔9〕,四座列群英〔10〕。漸離擊悲筑〔11〕,宋意唱高聲〔12〕。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疏涕,羽奏壯士驚〔13〕。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14〕。登車何時顧〔15〕,飛蓋入秦庭〔16〕。凌厲越萬里〔17〕,逶迤過千城〔18〕。圖窮事自至〔19〕,豪主正怔營〔20〕。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21〕,千載有馀情。
〔1〕本篇作于詩人五十九歲時。荊軻,戰國時衛國人,客居于燕,受燕太子丹派遣,以獻地圖為名,藏匕首刺秦王,不成,被殺。事詳見《史記·刺客列傳》。
〔2〕燕丹:戰國時燕王喜的太子,名丹。士:門客。戰國時各國諸侯為擴大勢力,競相網羅人才,收養門客,以為其政治服務,此之謂養士。
〔3〕強嬴:秦國,秦王姓嬴。太子丹曾被秦國長期扣作人質,后丹逃歸燕,便招募勇士,圖謀報仇。
〔4〕百夫良:百里挑一的杰出人才。
〔5〕歲暮:年底。荊卿:即荊軻。
〔6〕死知己:為知己而死。
〔7〕素驥:白馬。廣陌:大道。
〔8〕“雄發”二句:是說荊軻的頭發撐起高冠,勇猛之氣灌注冠帶。指,撐起。危,高。長纓,扎結冠的絲帶。
〔9〕飲餞:飲酒送別。易水:在今河北易縣境內。
〔10〕列:排列。
〔11〕漸離:高漸離,燕國人,與荊軻友善,善擊筑。筑:古代一種樂器,形似箏,十三弦,頸細而曲,用竹彈撥。
〔12〕宋意:燕國勇士。
〔13〕“商音”二句:是說當高漸離擊筑由商音轉到羽音時,人們的情緒也由悲哀轉為激昂。商音、羽音:古代音調分宮、商、角、徵、羽五音,商音較凄涼,羽音較激昂。
〔14〕“心知”二句:是說荊軻心知此去必死,但一定會垂名后世。
〔15〕“登車”句:是說登上車之后再也沒回頭看一下。
〔16〕飛蓋:即飛車。蓋:車篷,這里代指車。
〔17〕凌厲:勇往直前的樣子。
〔18〕逶迤:曲折行進的樣子。
〔19〕圖:荊軻所獻燕國地圖。窮:盡。事:指行刺秦王。《史記·刺客列傳》載,荊軻將匕首藏在圖中,向秦王獻圖,圖窮而匕見,荊軻取匕首直刺秦王。
〔20〕豪主:指秦始皇。怔營:驚慌不知所措。
〔21〕沒:同“歿”,死。
宋人朱熹說:“淵明詩,人皆說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朱子語類》)在這首詩中,陶淵明借詠史以抒發豪放情懷。
上一篇:《四、小說·世說新語·周處自新門》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清代文學·黃遵憲·哀旅順》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