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說·世說新語·周處自新門》原文、賞析、鑒賞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 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 “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本篇寫的是晉人周處改過自新的故事。周處字子隱,吳郡陽羨(晉名義興,在今江蘇宜興縣南)人,鄱縣太守周魴之子,父親早死。為人不顧細行,兇強俠氣,遂為鄉里所患苦。當時他的家鄉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虎,再加上周處,三者都危害百姓,被義興人稱為“三橫”。而周處危害鄉里尤為嚴重。有人勸說周處殺虎斬蛟,希望將“三橫”去其二。周處憑著自己的勇力,入山刺虎,入水斬蛟,在斬蛟過程中周處追逐著它在水中浮沉數十里,歷時三日夜。這本來是為民除害的義舉,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一場拼搏,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鄉人感謝周處才是。但大家以為他被蛟咬死了,竟然更相慶賀。這對周處是一個強烈的刺激。他終于明白了自己在鄉人心目中的地位,鄉人違反人之常情的舉動,給了周處當頭一棒,使他的心靈發生巨大的振顫,他終于清醒了,于是便有了改過自新之意。這一轉變,是小說情節的突轉,描寫得很成功,它真實而可信。小說的過人之處還表現出描寫周處的思想活動上。改過自新并非一件易事,這意味著與昨天徹底決裂,要在鄉人中樹立新的自我形象,多少個蹉跎歲月過去了,他擔心“終無所成”。他的內心掀起了波瀾。為此,他去尋找陸機(平原)陸云(清河)兄弟。陸云給了他改過自新的勇氣和信心,一方面以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來開導他,說明改過自新沒有早晚的問題。另方面又用人怕沒有志氣,有了志氣就不怕令名不彰的道理說服他。周處于是下決心改行勵節,終于成為忠臣孝子。
這篇小說在藝術上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入水斬蛟”的情節寫得神奇,含有夸張成份,有人考證出這篇小說的記事與史實不合。《晉書 · 周處傳》將周處刺虎斬蛟對二陸事寫進傳中,便曾遭到史學家的譏笑。但作為小說,帶點神奇的傳說色彩或者某些事實經不起考證并不算毛病。小說是一門藝術,允許有夸張和虛構,這正是小說家的當行本色。其次,這篇小說的藝術上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描寫了周處的轉變過程。小說全文不過一百九十二字,可謂微型小說,但它卻描寫了周處的轉變,而且這種轉變的起點很低,轉變前后的跨度很大,前后判若兩人。它不僅寫出了促成人物轉變的原因,即上文所說的強刺激,而且描寫出轉變過程的思想波動。文字雖然不多,但使人覺得這種轉變是真實的,有思想基礎的。
上一篇:《田漢·名優之死(存目)》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三國六朝文學·陶淵明·詠荊軻》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