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原文、賞析、鑒賞
朱 自 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①,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②,父親還了虛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澹,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③。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么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①,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②;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直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③的柵欄處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④,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①!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寄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②。”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一九二五年十月在北京
《背影》寫于1925年,作者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即以此篇為書名,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五四”以來散文的名篇。半個多世紀以來,它常常被選為大、中學教材,廣為流傳,膾炙人口。
作品記敘多年前父親在浦口車站送他乘火車北上念書的情景。全文只一千多字,集中描寫了一個片斷:父親送行時的背影,表現了無微不至的父愛,抒發了拳拳思親的至情,流露了小資產階級破產困頓的感傷情緒。一共六個自然段,前三個自然段為背影的出現做烘托和鋪墊,交待背影的特定場合:屢遭變故,家境困頓,在外飄零的蒼老而頹喪的父親,在慘淡的情景下送別心愛的兒子,通過父親對兒子關懷備至的細節描寫,給文章涂上濃烈的感情色彩。四、五兩個自然段對背影的刻畫,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作者以具體的、細膩的、凝聚著濃烈感情的筆觸,通過買桔子這件平常的生活小事,寫出了勞碌奔波的慈父對親子體貼、愛憐、依依不舍的深情。
最后一個自然段寫兒子對父親深切的思念,敘述父親的近況,引述父親的來信,加深主題,文字委婉曲折,凄切動人。平平常常的事情,平平實實寫來,文章全用白描手法,沒有華麗的詞藻,不用濃重的色彩,不事堆砌形容,以簡練素淡的文字,作自然懇切的敘述,全文充滿感情色彩,筆墨不多,連生字難詞都少見,但精粹而含蓄,刻畫背影極為成功。
注釋
① 差使交卸:交是交待,卸是卸掉。當時作者的父親是徐州煙酒公賣局局長,指丟了這個差使。② 典質:典當抵押。③ 賦閑:丟了工作,在家閑住,即失業。①行些小費:額外給服務行業的服務人員一些錢。行,給。②迂:拘泥舊習,不知變通,不了解世態人情。③月臺:今稱站臺。④馬褂:從清代興起的男子穿在長袍外面的對襟短褂。原為滿族人騎馬時穿的服裝,故稱馬褂。① 頹唐:本義指精神萎靡不振,這里借指境遇不好。② 大去:指死,是舊社會一種忌諱的說法,大去之期即死的日期。
上一篇:《四、小說·拾遺記·翔風》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