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賞析、鑒賞
朱 自 清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①,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②,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③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①;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②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③;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④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①的季節。梁元帝②《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③,蕩舟心許④;鹢首⑤徐回,兼傳羽杯⑥;櫂將移而藻掛⑦,船欲動而萍開⑧。爾其纖腰束素⑨,纖延顧步⑩;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11)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12)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是“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華園
《荷塘月色》這篇散文以優美的文筆描繪了詩情畫意般的荷塘月色,抒寫了作者對社會現實有所不滿、有所不為,但又囿于個人生活小圈子的那種矛盾復雜心理所產生出來的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淡淡情趣。
文章一開始,作者就直抒胸臆:“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為了求得片刻閑適,作者想去看看月下的荷塘。但作者沒有先寫荷塘,而是先描繪了通向荷塘的小路及荷塘周圍靜謐的環境。接著作者用工筆細致地描繪了荷塘上朦朧的月色。通過對月光下的荷葉、荷花、霧,以及樹影的描繪,使月色成了聲、色、形俱在的可觸可摸的東西。然后,作者又用寫意的手法,描寫了荷塘周圍的景色。這些描寫,更加突出了荷塘周圍環境的幽靜,消融了內心的煩悶。面對如此優美的景致,不禁引起了作者的遐想。在遐想中,他不覺已信步走回到家門,結尾與開頭正相呼應,極其自然地結束了這篇散文。
《荷塘月色》以一路行去為行文線索,從小路到荷塘,到佇立環顧,到神往凝視,情景步步深化。加上一首一尾,自然呼應,使文章的布局顯得謹嚴精美。作者描繪荷塘景色,是用工筆細描的方法,精雕細刻,細致入微,并運用了比喻、移覺等多種修辭手段,使葉、花、月、樹等形態都顯得栩栩如生。這一切又都扣住“淡”字的韻味,抹上了自己的感情色彩。這種集中烘托出來的韻味,正好與作者“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心情絲絲入扣,吻合無間,使文章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注釋
① 滿月:指舊歷每月十五、十六的月亮,這兩天月亮最圓滿。② 大衫:即長衫,中式外衣。③ 彌望:滿眼;充滿視野。田田:形容荷葉相連貌。①朵兒:含苞待放的花。②風致:美好的容貌和舉止。③朗照:明亮地照著。④梵婀玲:英語violin的音譯,小提琴。① 風流:這里指行為放達,不拘寧禮法,特指與男女交往有關的行為。② 梁元帝:即蕭繹(508~554),南朝梁代皇帝,有不少文學創作。③ 妖童:裝束艷麗的少年。媛女:美女。④ 心許:心里答應。⑤ 鹢首:指船頭裝飾著鹢鳥形狀的游船,鹢,傳說中的一種水鳥。⑥ 羽杯:雀形酒器。⑦ 櫂(zhao):船槳。藻掛:水藻將船槳掛住。⑧ 萍開:指船動把浮萍沖開。⑨ 爾其纖腰束素:意為姑娘們的細腰束著白色絹帶。⑩ 遷延顧步:欲前又止,左右顧盼。(11) 斂裾:拉起衣裙下擺。(12) 《西洲曲》:南朝樂府《雜曲歌辭》。
上一篇:《朱自清·背影》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明代文學·袁宏道·虎丘記》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