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匪徒頌》原文、賞析、鑒賞
郭 沫 若
匪徒有真有假。
莊子《胠篋》篇里說:“故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像這樣身行五搶六奪,口談忠孝節義的匪徒是假的。照實說來,他們實在是軍神武圣的標本。
物各從其類,這樣的假匪徒早有我國的軍神武圣們和外國的軍神武圣們贊美了。小區區非圣非神,一介“學匪”,只好將古今中外的真正的匪徒們來贊美一番吧。
一
反抗王政的罪魁,敢行稱亂的克倫威爾呀①!私行割據的草寇,抗糧拒稅的華盛頓呀②!
圖謀恢復的頑民,死有余辜的黎塞爾呀①!
西北南東去來今,
一切政治革命的匪徒們呀!
萬歲!萬歲!萬歲!
二
鼓動階級斗爭的謬論,餓不死的馬克思呀!
不能克紹箕裘,甘心附逆的恩格斯呀②!
亙古的大盜,實行共產主義的列寧呀!
西北南東去來今,
一切社會革命的匪徒們呀!
萬歲!萬歲!萬歲!
三
反抗婆羅門的妙諦,倡導涅槃邪說的釋迦牟尼呀③!
兼愛無父、禽獸一樣的墨家巨子呀④!
反抗法王的天啟,開創邪宗的馬丁路德呀⑤!
西北南東去來今,
一切宗教革命的匪徒們呀!
萬歲!萬歲!萬歲!
四
倡導太陽系統的妖魔,離經畔道的哥白尼呀①!
倡導人猿同祖的畜生,毀宗謗祖的達爾文呀②!
倡導超人哲學的瘋癲,欺神滅像的尼采呀③!
西北南東去來今,
一切學說革命的匪徒們呀!
萬歲!萬歲!萬歲!
五
反抗古典三昧的藝風,丑態百出的羅丹呀④!
反抗王道堂堂的詩風,饕餮粗笨的惠特曼呀⑤!
反抗貴族神圣的文風,不得善終的托爾斯泰呀⑥!
西北南東去來今,
一切文藝革命的匪徒們呀!
萬歲!萬歲!萬歲!
六
不安本分的野蠻人,教人“返自然”的盧梭呀①!
不修邊幅的無賴漢,擅與惡疾兒童共寢的丕時大羅啟呀②!
不受約束的亡國奴,私建自然學園的泰戈爾呀③!
西北南東去來今,
一切教育革命的匪徒們呀!
萬歲!萬歲!萬歲!
一九一九年末作
《匪徒頌》是一首奇拔的詩,詩人把對叛逆精神的歌頌更加提高了,他以極其熾烈的火焰一般的熱情,高聲呼喊著,直接表達了他的革命要求和強烈愿望。
古今中外的反動派都把革命者誣作“匪徒”,對舊社會的叛逆者施以種種的誣蔑、攻擊和迫害。郭沫若以氣吞山河的豪邁氣概,公開宣布他要贊美真正的舊社會的叛逆者,贊美古今中外的政治革命、社會革命、宗教革命、學說革命、文藝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們,并向他們三呼“萬歲”。在這里,郭沫若不僅是詩人,而首先是戰士,他熱血沸騰,以洪亮的聲音,呼喚著歐洲和新大陸的革命,呼喚著俄羅斯的革命,呼喚著為民族解放而犧牲的詩人和戰士,呼喚著國家的開國的英雄,自己立場非常鮮明地和叛逆者站在一起,召喚著革命。
注釋
①克倫威爾(1599~1653):英國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家,他領導起義軍擊敗英皇家軍,處死英王查理一世,掌握政權,建立共和國,實行軍事獨裁統治。②華盛頓(1732~1799):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擔任大陸軍總司令,擊敗英軍,建立美利堅合眾國,當選為第一任總統,被稱為美國的國父。① 黎塞爾(1861~1896):現通譯為黎薩爾,菲律賓愛國詩人和民族獨立運動領袖,以詩歌號召為爭取菲律賓的獨立和民主進行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斗爭,后被西班牙殖民統治者槍殺。② 克紹箕裘:繼承祖先的事業。《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恩格斯的父親是工廠主、商業家,但恩格斯背叛了他父親所屬的資產階級,投身于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③ 釋迦牟尼:佛教創始者。他不滿當時流行的婆羅門教教義,創立了佛教學說。④ 墨家巨子:巨子,是墨家學派對其領袖墨翟的稱呼。《孟子·滕文公》:“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是儒家對他的攻擊。⑤ 馬丁路德(1483~1546):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的創導者,他否定教皇的權威,反抗陳規和天主教舊的教義,創立新教,成為基督教路德派的創始人。① 哥白尼(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的創始人,首創地球繞日運行的學說,是天文學的一大革命,也是對基督教傳統教義的背叛。②達爾文(1809~1882):英國生物學家,科學的生物進化學說創始人,他提出人類是由古猿進化的理論是近代自然科學的重大發展。③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唯意志論者,倡導“超人”哲學,認為“超人”創造歷史,普通人只是實現“超人”事業的工具。①羅丹(1840~1917):法國雕塑家,倡導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對近代雕塑藝術有較大影響。由于他在藝術上的創新,不受傳統約束,曾受法國正統學派的抨擊。③惠特曼(1819~1892):19世紀美國杰出的民主主義詩人,他站在小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抨擊一切反民主現象,創造了不受傳統格律束縛的自由詩。⑥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達到批判現實主義的頂峰,又被稱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晚年厭棄貴族生活,棄家出走,死于途中。① 盧梭(1712~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他提出“回到自然”的口號,主張順應兒童的自然本性使其身心自由發展的教育學說。② 丕時大羅啟(1746~1827):現通譯為裴斯泰洛齊,瑞士教育家,曾建立學校,根據盧梭的教育理論教育貧苦兒童。③ 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主張民主,反對英國殖民統治。
上一篇:《先秦文學·《莊子》·養生主(節選)》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元代文學·鄧牧·吏道》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