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親屬的稱呼很復雜。如叔伯的兒子稱為從兄弟(現(xiàn)稱堂兄弟),姑母的子女稱表兄弟、表姊妹,簡稱為“表”。母親的兄弟為舅父,母親的姊妹稱為從母(現(xiàn)稱姨母)。舅父和姨母的子女叫從母兄弟、從母姊妹,簡稱為“中”,凡有中表兄弟姊妹關系的就合稱“中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稱呼在不同的時代常有不同的意思。如“舅”,在古代用來稱公公。而“姑”在古代卻用來指婆婆。成語“婦姑勃豁”說的就是兒媳和婆婆吵架。
“姨”在古代本是稱自己妻子的姊妹(現(xiàn)在稱“內(nèi)姨”、“小姨子”),現(xiàn)在稱母親的姊妹為“姨”是跟著父親稱呼的,如根據(jù)自己的輩分,在古代應稱為從母。在古代“姨”、“姨奶”也是對女仆的一種稱謂,類似后代的所謂“娘姨”。
再如“娘”,現(xiàn)在指母親,但在古代并不如此。唐代的“娘”是指少女,現(xiàn)在“姑娘”一詞也許就是這么來的。至于“娘子”,在明清時是對妻子的稱謂。
由此可見,對古代親屬稱謂不可想當然,有問題時,要查找詞書。
上一篇:《謙稱和敬稱》古漢語基礎
下一篇:《帝王的謚號和廟號》古漢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