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僅限的副詞
這類副詞相當于“只是”、“只有”、“僅僅”、“只”。常用的有:
僅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觀潮》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觀潮》
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
獨 晉陶淵明獨愛菊。 《愛蓮說》
直 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唐雎不辱使命》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莊暴見孟子》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也》
止 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狼》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狼》
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五人墓碑記》
祗 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馬說》
才 初極狹,才通人。 《桃花源記》
徒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特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 《廉頗藺相如列傳》
顧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促織》
(二)表總括的范圍副詞
①相當于“都”、“全”。常用的有:
略 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觀潮》
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觀潮》
皆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傷仲永》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記》
皆若空游無所依。《小石潭記》
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觀潮》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與朱元思書》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土也。《唐雎不辱使命》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魚我所欲也》:
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
故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促織》
盡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童趣》
觸草木,盡死。《捕蛇者說》
悉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桃花源記》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出師表》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也。《出師表》
趙王悉召群臣議。《廉頗藺相如列傳》
毀其盆,悉埋于地。《病梅館記》
懷王乃悉發國中兵。《屈原列傳》
咸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桃花源記》
畢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具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問所從來,具答之。《桃花源記》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記》
良乃入,具告沛公。《鴻門宴》
君與俱來。《隆中對》
俱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出師表》
舉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鴻門宴》
舉世無雙 (成語)
舉國歡騰 (成語)
并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
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隆中對》
畢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
一 傳一鄉秀才觀之。《傷仲永》
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岳陽樓記》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岳陽樓記》
備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遍 以所貢……一切異狀遍試之。《促織》
勝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寡人之于國也》 勝,盡。
②相當于“共”、“總共”的有:
同 拉余同飲。《湖心亭看雪》
共 為字共三十有四。《核舟記》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核舟記》
通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 《核舟記》
凡 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項脊軒志》
(三)表雙方的范圍副詞“相”(互相)
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山市》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核舟記》
似與游者相樂。《小石潭記》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與朱元思書》
上一篇:《齊桓晉文之事》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情態副詞》古漢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