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梔子花》詠梔子花詩鑒賞
李東陽
抽黃媲白總稱才,誰遣山梔入畫來。
似為詩家少知己,杜陵吟罷不曾開。
時(shí)當(dāng)夏日,艷陽如火,梔子花噴香盛放,玉潔無瑕的花容,真給人一種“孤姿妍外凈,幽馥暑中寒”的感受。
明人李東陽這首七言絕句,寫法上別開生面,是從欣賞一幅梔子花圖著筆的。“抽黃媲白”是指梔子花白果黃,“總稱才”,是說果實(shí)可以染色,又可入藥。詩人接著提問,是哪位丹青妙手畫的?詩與畫應(yīng)該珠聯(lián)璧合,畫上怎么沒有詩人的題詠呢?詩人又自問自答:莫非是因?yàn)樘拼脑娙?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dufu/"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杜甫已有詠山梔的佳篇,因此后人就只能“眼前有花道不得”了呢?
杜子美詠花詩不多,可是卻有點(diǎn)偏愛梔子花。他詩中曾吟過“梔子紅椒艷復(fù)殊”之句。在另一首五言《梔子》詩中,寫出了此花的精神:“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于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紅取風(fēng)霜買,喜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詩中之梔子花,顏色可能是紅的。據(jù)《花鏡》載:“昔孟昶十日宴芳林園,賞紅梔子花,清香如梅,近日罕見此種?!薄度f花谷》及《野人閑話》兩書中,亦均有紅梔子花的記載,可惜今不復(fù)見。
“似為詩家少知己”,李東陽這話似乎太武斷了點(diǎn)。我國歷代詠梔子花的詩篇很多,如唐人王建的“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又如宋人朱淑真的“玉質(zhì)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再如明人陳淳的“竹籬新結(jié)度濃香,香處盈盈雪色妝,知是異方天竺種,能來詩社攪新腸”;又如明人沈石田的“雪魄冰花涼氣清,曲闌深處艷精神,一鉤新月風(fēng)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都從不同角度勾描出梔子花的秀色清姿。
梔子花不僅色香俱佳,而且樹身挺秀,枝干蒼勁,臨池橫枝,尤為動(dòng)人。故梔子花樹有“水橫枝”之美稱。南朝梁簡文帝有《詠梔子花》詩贊賞它:“素花偏可喜,的的半臨池。疑為霜里葉,復(fù)類雪封枝。日斜光隱見,風(fēng)還影合離?!苯駧X南人多喜鋸古枝,浸植于案前,朝夕品賞,以悅心目。李東陽是明文壇茶陵派首領(lǐng)。他與何景明樹起復(fù)古旗幟,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因此《梔子花》一詩的后兩句,就有竭力推崇杜甫而貶其他詩家之意。平心而論,這是一種偏見。盛唐的李、杜,固然是中國詩壇上的兩個(gè)高峰,但亦并非每一首詩都是絕唱,中唐、晚唐、五代宋明的詩歌中,也不乏佳作。上引杜甫的《梔子》五言,也井非“三吏”、“三別”那樣的名詩,較之其他詩人吟詠梔子花的篇什,沒有什么突出之處,為什么說:“杜陵吟罷不曾開”?李東陽寫了不少詩,但內(nèi)容空泛的較多,這大概與他身居高位養(yǎng)尊處優(yōu)有關(guān)。封建時(shí)代,一個(gè)文人仕途通達(dá),詩就往往不能“窮極而后工”了,這一點(diǎn),正如曹劌所斷言的:“肉食者鄙。”
上一篇:楊萬里《梔子花》詠梔子花詩賞析
下一篇:陳淳《梔子》詠梔子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