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牽牛》詠牽牛花詩鑒賞
郝經
野花照天星,星中花亦盛。
長夏蔓草深,疏籬掩斜徑。
幽庭日無事,森寂淡相映。
繚繞絲亂垂,點綴葉相并。
金風一披拂,零露光彩競。
參差碧玉簪, 綰插滑欲進。
霜絲吐冰同,容色好娟凈。
堂陰青錦張,墻背紫苔瑩。
時方鵲橋成,佳節當秋孟。
織女能剪裁,天河洗尤稱。
女以秋為期,郎將花作證。
風雨開云屏, 鸞凰鏘月鏡。
處處乞巧宴,家家喜相慶。
五年江館客, 萬事成墮甑。
不能致龍節, 空自悲虎穽。
永日塵炎蒸,中暑甘臥病。
對花淚盈目, 坐起不覺瞑。
云漢見雙星,回頭看斗柄。
遙憐小兒女,昏嫁俱未竟。
中流虞風波,相見何日更。
郝經(1223—1275)是元代詩人。曾入忽必烈王府很受器重。他曾隨忽必烈南下攻鄂州(今湖北武昌),適逢世宗死,郝經力勸忽必烈北還爭帝位,遂與南宋對敵賈似道約和退兵。等到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即元世祖)時,郝經以翰林侍讀學士持節出使南宋,佩金虎符,充國信使,帶國書入宋以求通好。賈似道以鄂州之解圍是自己戰功,怕郝經來泄露真情,便將他軟禁于真州(今江蘇儀征),長達15年之久,直到伯顏南伐才被放歸。這首詠牽牛花的詩是他被囚于真州五年時所作。是《甲子歲后園秋色四首》之一,甲午歲即1264年,與詩中“五年江館客”正合。
全詩按所寫內容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繪牽牛花的美好形象。從開頭到“堂陰青錦張,墻背紫苔瑩”。第二部分到“處處乞巧宴,家家喜相慶”。寫動人的牛郎織女相會傳說和民間乞巧習俗,余下第三部分則是抒發自己的感慨。
作者是秋天在被囚禁的后園偶然見到牽牛花的,所以稱它是“野花照天星,星中花亦盛。”牽牛花秋節開花花期長,正是天高氣爽之時。因它并不名貴,多栽于堂邊屋角。“長夏蔓草深,疏籬掩斜徑”就寫出了牽牛花茂盛于夏時的情況。接著一句“幽庭日無事,森寂淡相映”是插敘自己的心緒。“繚繞絲亂垂,點綴葉相并。金風一披拂,零露光彩競”寫出了牽牛花細微的纏繞之絲和相并而生的葉,可以說很具體形象。金風,即秋風。秋風一吹,其它花凋零時,牽牛花卻大放異彩,競相開放。好象是碧玉簪,晶瑩可愛。其花蕊有如霜絲吐冰,容色娟凈。詩人觀察可謂細致之至。堂陰墻背等處因有牽牛花點綴,也好象張開的青錦,布滿晶瑩紫苔。牽牛花真是可愛。形象娟凈美好,令人眷戀不已。
第二部分就轉入對牛郎織女傳說的描述。“女以秋為期,郎將花作證”是互文,意謂牛郎織女都以秋天牽牛花開時為再聚會的征候。而民間這時也家家擺宴乞巧,慶賀牛郎會織女。這是一派歡樂喜慶景象,為第三部分作了鋪墊。“五年江館客,萬事成墜甑”一句是轉折。作了五年囚禁生活,萬事有如墜地而辟的瓦鍋,破碎得不可收拾了。“不能致龍節,空自悲虎穽”是感慨沒有完成出使的使命,卻落入牢籠難脫身。備受炎夏之苦。郝經是北方人,長年囚禁于南地,更是苦不堪言。所以看到了牽牛花不禁勾起詩人無限惆悵之情。“對花淚盈目,坐起不覺瞑。”一句就形象地傳達了作者內心感受。看看牽牛花,看看牛郎織女星,再回頭看看自己故鄉,北斗星所指方向,不由得想起“遙憐小兒女,婚嫁俱未竟。”想起天上牛郎尚得相見,而自己離家已有五年,誰知將來還會發生什么樣的風波變故,與家人團聚更是遙遙無期。他已預感到:“中流虞風波,相見何日更。”
他有一首《甲子秋懷》詩寫他當時心情。“江館無家久似家,西風院落老天涯。 黃纏薯蕷猶多葉,綠擁芙蓉尚未花。 紗幕墜塵歸晚燕,窞池生草窟秋蛙。枯腸欲斷誰濡沫,擊柝聲中夜煮茶。”在這種心情下來詠牽牛花,難免凄婉哀楚,真切動人。
上一篇:楊萬里《牽牛花》詠牽牛花詩賞析
下一篇:朱茂曙《牽牛花》詠牽牛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