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步月茉莉》詠茉莉花詩鑒賞
施岳
玉宇薰風,寶階明月,翠叢萬點晴雪。煉霜不就,散廣寒霏屑。采珠蓓、綠萼露滋,嗔銀艷、小蓮冰潔。花痕在,纖指嫩痕,素英重結。枝頭香未絕。還是過中秋,丹桂時節。醉鄉冷境,怕翻成消歇。 玩芳味, 春焙旋熏; 貯濃韻、 水沉頻爇。 堪憐處,輸與夜涼睡蝶。
施岳在南宋屬于雅派詞人,工于謀篇,精于煉意,遺辭造句都很講究,從這首詠茉莉的《步月》詞里也可以領略一二。此詞上、下兩片是時間來劃分的:上片寫夏季,下片寫秋季,內容也有所不同:上片是吟賞茉莉花,下片則是品味茉莉茶,二者都是品花——只不過后者是對花香的另一種品味罷了。全詞從容不迫,娓娓道來,有烘托,有點染,有正寫,有側描,隨物賦形,余音不歇。且看詞人是怎樣寫的。
詞的開頭先不忙寫茉莉,而是寫時序、環境與景物:“玉宇薰風,寶階明月,”然后再點到花上:“翠叢萬點晴雪?!薄坝裼睢?,天空,如南朝宋時的劉鑠《明月何皎皎》詩“玉宇來清風,羅帳延秋月。”但這里的“明月”既不是“秋月”,“薰風”也不是劉詩的“清風”,而是初夏時的東南風。一陣陣暖人的東南風從初夏的夜空吹過,華美的階前灑滿了明亮的月光,在一片綠色中仿佛有無數片雪花——茉莉花色白,所以用“雪”點出;因為是睛天,所以說“睛雪”,這是以“雪”作比。“煉霜不就,散廣寒霏屑,”又是以“霜屑”設喻,均寫茉莉花。“霏”狀“屑”,意為紛飛,這潔白的茉莉花又好似從廣寒宮中紛亂散落下來的霜屑。想象更為奇特。這幾句寫茉莉,從環境到描寫主體,都顯得非常素樸淡雅。
從“采珠蓓”到上片結尾是寫采花。將珍珠般的茉莉花苞采下來,綠色的花萼已被露水浸透了,這欲開未開的花兒是那么白,那么艷,猶如冰清玉潔的小小蓮花。因為是花兒含苞待放之時,所以用“小蓮”來比喻,很有分寸,也很形象,難怪周密在《絕妙好詞》中稱贊“此篇小蓮冰潔之句狀茉莉最佳”。
詞人在寫花時非常細膩,但并不瑣屑,更不重復,正因為它有變化,僅比喻就有“雪”、“霜”、“珠”、“小蓮”、“冰”等。
下片過片緊接上片歇拍,寫“枝頭香未絕”?;m摘掉了,但枝上花與香氣猶存——可見這茉莉開得時間是多么長! “還是過中秋,丹桂時節”,從夏季又到了中秋月桂飄香的時候了。周密在評這首詞時還說:“此花四月開,直至桂花時尚有玩芳味,故人用此花焙茶“(《絕妙好詞》卷四)。這幾句點明時序的轉變,也蘊含著描寫角度的轉變——由賞花到品花。但這轉變僅有時序的提示還不夠,所以又說“醉鄉冷境,怕翻成消歇?!薄白磬l”,醉中的境界,唐初詩人王績曾寫過《醉鄉記》,后人多有仿效,這一詞大概是由上面的丹桂聯想起來的,桂花可以釀酒,所以才如此說。因為怕自己沉入清冷的醉鄉里再醒來時茉莉花的香氣已經消歇,所以要加倍品味:“玩芳味、春焙旋熏;貯濃韻,水沉頻爇?!边@兩句寫品味茉莉花茶,對仗非常工整,“濃韻”對“芳味”,都是指茉莉濃郁芬芳的韻味。“旋”、“頻”都是形容時間非常短暫,又見出詞人嗜愛之情。“水沉”即沉香。最后兩句也很巧妙:“堪憐處,輸與夜涼睡蝶”。白天時蝴蝶為花香引得狂飛亂舞,夜晚便休止在這茉莉花上。這就更突出了花的芳香。全詞雖止,而詞的韻味也正同這花香一樣久久不散。
上一篇:楊澤民《浣溪沙素馨茉莉》詠茉莉花詩賞析
下一篇:江奎《茉莉》詠茉莉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