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凌霄花》詠凌霄詩鑒賞
陸游
庭中青松四無鄰,凌霄百尺依松身。
高花風墜赤玉盞,老蔓煙濕蒼龍鱗。
古來豪杰人少知,昂霄聳壑寧自期。
抱才委地固多矣,今我撫事心傷悲。
凌霄花是一種攀附于他物而生長的植物,能爬得很高很高,開花又格外艷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它吟詠它自然會產生不同的思想意義。與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范浚等人所持的否定態度不同,陸游在本詩中所抱的態度卻是歌頌與同情的。
詩的前半首用賦的筆法描繪了凌霄花的外部形象。前兩句寫其生長環境與整體特征。在庭院之中孤單單地生長著一棵蒼老的松樹,周圍沒有雜樹為伴,只有一棵凌霄花攀援著松樹,纏纏繞繞,糾糾葛葛,盤旋而上直爬到極頂,足有百尺之高。以下兩句則集中寫花朵與莖干。“高花風墜赤玉盞,老蔓煙濕蒼龍鱗”。凌霄“開花一枝千余朵,大如牽牛,花頭開五瓣”(《群芳譜》)。凌霄花多數是紅色或桔紅色,形狀似酒盞,朵大而鮮艷。所以陸游把它比喻為“赤玉盞”。這句是說,高處開放的花朵被風吹落時,就象一個個紅色的玉盞那樣飄然而下。這句詩既描繪了花的顏色又表現其質地的晶瑩剔透,如玉一般。“老蔓”指花的枝干部分,“蒼龍鱗”比喻松樹的樹枝與樹皮。松枝遒勁挺拔,若龍蛇奔騰之勢,其皮又呈現片片堆積之狀,仿佛鱗片交相重迭。這句詩中的“煙濕”二字不太好理解,細品全詩,這兩個字當是形容“老蔓”的。凌霄花的花蔓盤繞而上,其形態如炊煙在空中盤旋上升的樣子,宋詞中時常見到用游絲一詞來形容煙氣升起之貌可為反證。“濕”字可能是說花蔓與松樹皮的枯燥狀貌相比顯示出有一種潤澤之感而很有生機,兩句詩合在一起則描繪出凌霄花的主體形象。枝蔓纏繞奔騰而上,顯示出勃勃生機,花朵鮮艷如赤色的玉盞不時地隨風飄然而下。盡管這是很美的景象,但其中已微含感傷情味,并由此暗轉為后半首的詠懷。
詩人在后四句中借花抒懷,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憤懣之情。“古來豪杰人少知”,他們也象這凌霄花一樣,昂首于云霄之顛,聳立于丘壑之上,希望得到人們的青睞和重視,對自己的前途與未來充滿信心,但結果卻是“抱才委地固多矣”,懷抱才能不被重用而含憤死去的英雄人物真是太多了,他們就象這凌霄花一樣,徒有那高高在上的身軀和艷麗的花朵,但卻于世無補,只能寂寞地死去。每當詩人追憶這些往事的時候便產生一種凄傷的感情。
陸游是生活在南宋初期的堅決主戰的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志向就是驅逐外敵統一河山。他習文練武,“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是他的座右銘。但朝廷主和,他一生都郁郁不得志,所以在許多詩作中都表現了壯志難酬的苦悶。這首詩雖為詠花,但所抒發的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情緒。
上一篇:洪適《凌霄》詠凌霄詩賞析
下一篇:范浚《凌霄花》詠凌霄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