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指出上司的錯誤,別太直接
李先生和趙先生所在的企劃部新來了一位“海歸”上司。
一次開會,上司突然提出了一個改革計劃,乍聽上去可以幫公司提高效率,但實際上幾乎顛覆了公司現有的管理規范和架構。上司指派趙先生負責協調業務線的部門進行計劃安排和實施,并指派李先生負責協調其他后臺部門。
趙先生當場就指出此計劃的不足。而李先生在會議過程中并沒有提出強烈的反對,僅僅是支持了一下趙先生的觀點,談了一些自己的顧慮。會后,趙先生又將自己的觀點向上司重復和強調了一遍,而這并沒讓上司改變觀點,反而生硬地扔了一句話:“You can do it.”
李先生則先把上司的計劃發給相關的部門負責人,等待對方的反應,然后,拿對方回復的E-mail和上司討論解決方案。上司盡管沒有當場同意,但第二次開會的時候,他按照李先生的建議修改了計劃。
相同的是,趙先生和李先生都看出了問題和癥結所在,可是選擇的方式方法不同,最后上司的選擇不同:趙先生留給上司是不服從的感覺,而李先生則給上司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使上司青睞有加。
這個職場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跟上級說話是要講究方法的。如果方法不好,即使意見好,也不會被上司采納。
那么,跟上級說話、反映問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對待上司,第一重要的態度就是尊重,且在任何情況下都讓上司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
其次就是配合,表現出你愿意主動配合他的要求,無論是合理還是不合理,無論做得到做不到,但是表現出配合的態度是必須的。
另外,在與上司說話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斷上司的話,要講究禮貌。要把上司的意圖理解清楚,沒聽明白的一定要問清楚,否則,他說東,你說西,他指南,你打北,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另外,如果你是個慢性子的人,在和上司談話時一定要做到長話短說。
此外,我們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不要讓自己的情緒跟著上司的情緒而波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談話方式也以這個性格特點為基礎。如果你是一個性格急躁的人,請記住,在和上司談話或被上司批評時,不要著急。想說明時,最好事先把想說的話寫在記錄本上,然后一條一條地說。在被上司批評時,你幻想些好笑的事,忍一會兒就過出了,這比你當時急躁地辯解要好。
老板的情緒如果在最高點,就先把他“晾一晾”,在表示出愿意積極配合的態度后,先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一般來說,做到相對高位置的上司還是有一定思考力的,冷靜下來后,他自己也會意識到他的要求是否合理。
如果你的上司是通情達理、尊重你的話,用無聲的語言或玩笑式的話語表達反對意見,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這種表達方式也能更好地溝通感情,不至于以后雙方都難做。
當然,如果公司有人事部,這些工作中的煩惱和不滿是可以直接提出的,通過HR來表達能夠更加委婉,而且也避免了你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產生不滿,更不會讓你直接去領導那里碰釘子。如果事情真到了要和領導面對面說清楚的地步,那先和HR溝通,也會得到更專業、科學的建議。畢竟他們可能更擅長把握領導的心理,懂得用何種方式去處理這類沖突或問題。
但是,如果你的公司沒有HR,事情也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那就應該勇敢地走出去,就你的不滿和領導交流一下。一個開明、公正的領導會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你的不滿,并且從他的角度給你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
此外,你還要學會用不卑不亢的態度平息上司的怒火,用努力積極的工作贏得他的尊重。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上司,可以找個合適的機會與他溝通。最好自己主動伸出“橄欖枝”。如果是你錯了,就要有認錯勇氣,找出造成自己與上司分歧的癥結,向上司解釋,表明自己在以后以此為鑒,表示希望繼續得到上司的關心。假若是上司的原因,在較為寬松的時候,以婉轉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與上司溝通一下,也可以自己的一時沖動或是“方式還欠周到”等原因,無傷大雅地請上司寬宏。這樣既可達到相互溝通的目的,又可以替其提供一個體面的臺階下,有益于恢復你與上司之間的良好關系。所謂“日久見人心”,上司是什么樣的人,你是什么樣的人,彼此心里都會有數。
過來人的點撥
上級就是上級,下級時刻要注意尊重上級。上級也是人,也會犯錯,但是你給他指出的時候,一定要保全他的面子。
上一篇:打工者的職業道德就是忠人之事
下一篇:有人脈的人,找工作不一定去招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