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理由其實都是借口
有一次,克徹勒公爵手下的一個官員違背了他下達的命令。后來,那個官員給自己找了許多原因來解釋。
克徹勒公爵聽完他的解釋之后,很坦然地說:“你所說的這些原因,真是太漂亮了!它是我聽到過的最有說服力的原因……不過,你現(xiàn)在還是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吧。”
很顯然,克徹勒公爵并不怎么相信這個官員所找出的原因,因為他很清楚那不過是他掩飾自己錯誤的借口而已。這正如前面所講的格萊斯頓一樣,如果他為了保住自己現(xiàn)在的位置,改變自己之前的主張去追隨皮爾,誰都可能認為他是因為個人的利益。不管他列舉出什么原因,聽到的人都會認為那只是托詞。然而,格萊斯頓因為改變主張,而讓自己的利益蒙受了損失,別人自然就相信他的行為并非出于私心。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做出的某種判斷完全是出于個人的動機,那么你就應當及時地排除這些因素。這是因為,當一個人的理論完全出自他個人的利益時,別人肯定不會相信他所說的理論。那么怎么確定自己做出的某種判斷是源于個人的利益呢?當你因為這種判斷而獲得了個人利益,那么這種判斷就不大可靠。它本來可能是對的,但因為其中包含了你個人的利益,結果就使你的判斷多少有些成見。
生活中,許多人都為自己喝醉酒,或者為自己小偷小摸的行為,以及疏忽自己的工作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進行辯解。大家都知道許多理由都是借口而已,當然也不會相信他們的托詞。
在自我檢查時,你首先就要聽聽自己的理由,問問自己:“我是否想掩飾些什么?我所舉出的理由是否真實合理,還是只是借故托詞呢?我的這種判斷對自己有什么好處呢?”一般來說,自我檢查時,應當比檢查別人更嚴格,因為欺騙自己總是比欺騙別人更容易。所以,我們一定要誠實地回答自己的問題。
因此,如果你要評估自己的判斷,那么就要先檢查一下你自己的動機。不要只從正面或反面去評估,因為判斷大多數(shù)都屬于決定性行動,而這種決定很少只根據(jù)理智的分析或邏輯的推斷,同時它也是一種情緒上的催促。因此,如果你想完全了解一種決定,那么還應當考慮理智和情感等各個方面的因素。
上一篇:讓他站在聚光燈下
下一篇:調換工作不失為一種很好的休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