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女人最合適的一雙鞋:“有限理論”的智慧
一天,柏拉圖向老師蘇格拉底請教什么是愛情。蘇格拉底就叫柏拉圖去麥田里撿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回來,只能撿一棵,而且不要回頭。結果柏拉圖兩手空空就回來了,蘇格拉底問他為什么。柏拉圖解釋說,自己在麥田看到很多又大又好的麥穗,而他以為后面還會遇到更大更好的麥穗,所以直到走出麥田也沒撿一棵麥穗。
于是蘇格拉底告訴柏拉圖:“這就是愛情。”
柏拉圖有一天又問老師什么是婚姻。蘇格拉底叫他到杉樹林走一次,不要回頭,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適合用來當圣誕樹用的材料,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圖有了上回的教訓,充滿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稀疏的杉樹。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樹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因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的樹,又發現時間、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這就是婚姻。”
這則故事就是心理學上的“蘇格拉底麥穗原理”。從中我們可以明白:對于婚姻來說,最合適的就是最好的。在我們面對選擇時,決策的核心并不在于結果的最優化,而是決策過程的最優化。著名心理學家西蒙提出了“有限理論”的觀點,認為人們的認識是有限的,因此往往會以更簡單、更節省腦力的“滿意原則”取代“最佳原則”。這是很有道理的,就像平常人們做判斷和決策的時間往往是有限的,很多時候容不得我們斟酌再三,只能盡量追求讓自己滿意。
婚姻也是同樣的道理。
天下女人都愛鞋,卻各有所好,或喜華麗的,或喜名貴的,或喜普通的,或喜舒適的……至于穿上的感覺如何,就只有自己知道了。有的鞋看上去華麗名貴,穿上腳卻不舒服,穿的時間一長,甚至會傷到腳;有的鞋看上去雖然粗俗普通,但它卻舒服耐用,適合長路遠行。別人看到的是鞋如何漂亮,自己感受到的是腳是否舒服。當你穿上一雙舒服合腳的鞋時,將能輕松上路、健步如飛;當你穿上一雙不合腳的鞋時,則像負重而行、步履蹣跚。
婚姻就是女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雙鞋,不僅要合腳舒適,更要經得起人生的磨損。不同時代的女人有不同的婚戀觀念,而現在的女人則表現得比較現實,鞋子不合腳可以不穿,衣服過時了可以丟掉,但丈夫怎么辦?女人們面對這個問題就全都不知所措了。人們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想換掉一個丈夫可不像換一雙鞋子那么簡單,所以女人們在選丈夫時一定要先考慮清楚。
有人說:“腳正不怕鞋歪。”再歪的鞋子也要看穿在什么人的腳上。雖然說這是個真理,可是去適應這樣的一雙鞋子,你的腳要被磨出多少血泡,你又因此需要忍受多少痛苦,這些都是不得而知的。最怕到了最后百忍成金,而這雙鞋子卻已破得不成樣子;就如婚姻已經殘缺,再想彌補,也是不能。最終只得拋棄舊鞋換新鞋。
婚姻是因為相愛,也是因為適合,所以兩個人才相依相守,流行的東西不見得都適合自己。女人的眼睛也不應該光盯在那些華麗的高跟鞋上,簡單合適的鞋子更容易搭配衣服,越來越多女人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如同婚姻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自己一生一世的幸福。所以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婚姻“價值連城”,男人女人的經濟條件都好,結為秦晉之好互惠互利;或者女人攀上高枝,做了嬌妻,外表看起來炫目至極,可也有難言的苦楚。有些婚姻存在的基礎是純粹的愛情,這種愛情在這世間幾近絕跡,因此彌足珍貴。雖然在他人眼里,他們的生活步履維艱,并且貧賤夫妻百事哀,可這也未必就是他們真實的生活寫照。這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外人是無法感受的。
幸福女人應該要懂得,一雙鞋,只有勤于擦拭,才能時時亮潔如初。否則質地再出眾,也熬不過歲月的摧殘。而婚姻這樣珍貴而細嫩的東西,不更需要勤于保養才能永遠保鮮嗎?
上一篇:婆媳像母女:趁早放棄這樣的想法
下一篇: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呼喚幸福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