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他的自尊
每個人都會有這種體驗:當我們給人幫助時,想到這種舉手之勞能讓人感激地接受,我們會感到十分快樂。
相比之下,我們反而不想見那些給予自己太多恩惠的人。原因是:在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的自尊心得到滿足;而在我們接受他人恩惠時,我們的自尊心無形中受到了傷害。當然,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的體貼行為除外——即那些尊敬我們、但并不需要我們回報的行為。因為這種殷勤恰恰說明了我們對他人的重要性,我們不會為此感到痛苦,而是十分愉快。所以,如果想給對方快樂,贏得他的好感,就應該不時給予他這樣的殷勤。
但是,如果你過多地幫助他人,讓他覺得自己很軟弱,就會引發(fā)他的自卑情緒,使之陷入一種自覺無能的苦惱之中。如果這苦惱讓他痛苦,他就會把這痛苦的原因歸罪于你,從而對你心生怨恨,甚至以怨報德。這就有些愚蠢了。著名記者福勒敦的交際很廣,他曾經(jīng)說過:那些得到我?guī)椭疃嗟娜瞬攀俏易畲蟮臄橙恕K裕髦钦叨济靼走@點:應該以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去幫助他人。這既可以維護他人的自尊,又能讓他人從心底里感激你,產(chǎn)生一個有朝一日幫助你的希望,作為對你的報答。
所以,聰明人知道在何種情況下受惠于人,以滿足對方“施舍”的滿足與成就感。這種行為比冒失地幫助他人更能獲得他人的好感。
有一次,著名的芝加哥廣告商亨利·史丹敦感覺他的一個老朋友正在漸漸地疏遠他,甚至都要棄他而去了。史丹敦當然不想這樣發(fā)展下去。他的這個老朋友是一位工程師,考慮到這一點,史丹敦就誠懇地請他全權負責設計自己新屋的水管系統(tǒng),并希望他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出人意料的是,老朋友爽快地答應了,勤奮工作起來,還對工作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見,然后把他設計好的圖紙給他看。從此,他們的交情又慢慢回溫了。
湯納德·史密斯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著名的建造者之一,后來,人們都稱其為斯特拉·斯特納爵士。我們能在他早期的經(jīng)歷中找到與上面相似的故事。史密斯年輕時做皮貨生意,由于工作關系,他不得不與一個和自己有過沖突的獵戶談一些事。史密斯利用在這個獵戶家借住一晚上的機會,贏得了他的好感。
英皇愛德華七世是大名鼎鼎的外交家,他也曾使出渾身解數(shù),最終贏得駐美大使約瑟夫·喬德的好感。他與喬德初次見面,就態(tài)度謙恭地向大使提出,想要他一張麥金利和羅斯福的合影照片,以此達到了目的。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與人也是各不相同。但因為以上的心理策略迎合了人性的一個普遍需要,因此,它幾乎適用于所有人,而且效果明顯。無論對上司還是下屬,親友還是陌生人,贊成或反對我們的人,這種策略都可以說是一劑靈丹妙藥。
但是,在人際關系中,我們必須留心:每個人身上的嗜好和習慣也是他與別人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對他而言,他最樂意給我們的,是與他的特殊愛好相關的小恩小惠。于是,當我們請求他人賜予我們一些他樂于奉獻的小恩小惠時,我們就贏得了他的好感和關注。
這就是成功人士所運用的眾多感化他人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他們用的方式,就會明白:他們的誠懇態(tài)度是這個方法得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而這種誠懇是我們也可以學到的。正是這種誠懇態(tài)度給人以好感。如果你態(tài)度冷淡,會讓人覺得你在以技巧騙取他人的好感。
由此可知,當我們表現(xiàn)出是真心需要他、伸出援手時,這種方法就成為贏得他人好感的絕妙方法了。
上一篇:給他一個有誘惑力的頭銜
下一篇:缺陷助你取得突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