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邁才能放下
豪邁才能放下
人是稟氣而生
每個人生下來的體質不同,有的人體質剛強,有的人體質柔弱,先天體質的剛強或是柔弱,影響我們一輩子的生活、個性與發展。在中國漢、魏時代,流行人物品鑒,因為漢代取士用人的途徑,主要是察舉和征辟,察舉科目,以“賢良方正”、“直言極諫”最多,征辟是對于才高名重的人,由皇帝征召,不拘年齡資格,畀予官職。為了薦舉人才,評量考核人品、才學、道德的風氣,在漢代初期就非常重視,到了漢末、三國時代,就更為盛行,在鄉黨之間,凡是稍受見知的人物,都會被品題。漢魏時代的人物品鑒,主要根據每個人才性的差異,論其得失,然后據以量材受官。
中國人從古以來都認為人是稟氣而生,《莊子·知北游》:“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人的生死,只是氣的聚散而已。稟氣有多寡,才性分優劣,內質不同,外征必異。于是可以從人身外在的征象來觀人。大體上說,氣有剛柔,所以人的體質、個性,就有陽剛、陰柔之別,體質柔弱的人,個性多半優柔寡斷,難做取舍;體質剛強的人,個性多半勇敢果決,胸襟豪邁。
胸襟豪邁,熱情奔放
夏丏尊《文心》一書說:“人的品性是千差萬殊的,有些人溫和,有些人急躁,有些人寬大,有些人褊狹,在同一品目之中,又有程度深淺之別。品行溫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時候,也寫不出十分刻厲的文章;品性急躁的作家,即使在暇豫的時候,也寫不出十分閑適的文章。”雖然是在討論文學,其實一個人個性的豪邁或拘泥,也直接影響到他的生命態度和處事方式。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個兒子王徽之,個性瀟灑豪邁,做事痛快淋漓,不拘細節。
他住在山陰(今浙江省紹興縣),有一天,冬夜下大雪,把他吵醒,看著戶外皚皚白雪,一面飲酒,一面吟詩,忽然想念到他好友戴安道。當下,王徽之就坐著小船要到戴安道家,過了一夜才到達,已經到了戴安道家門口,卻過門不入,原船回去。有人問王徽之既然老遠跑去看好友,已經到了家門口,為什么過門而不入?王徽之回答說:我是趁著興致前往,可是到了的時候,想看好友的興致已盡。興盡就好,何必一定要見到戴安道呢?
王徽之的即興,充分顯現提得起、放得下的精神,該放下就放下,何等的瀟灑!何等的干脆!王徽之沒有事先通知戴安道要去看他,王徽之到了戴安道家門口,戴安道也不知道,所以到不到戴安道家、進不進去戴安道家,與戴安道一點關系都沒有,完全是王徽之個人的意愿。做人之所以很辛苦,就是做什么事都要有目的、有結果、有效率,達到目的就開心,沒有達到目的就煩惱,人的心被綁住了,當然很辛苦。
王徽之的可愛可敬,就是他有一顆自由的心,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自由自在、自得其樂。當然,前提是他的作為不影響到別人,也不受別人的影響,他才能當家做主,隨心所欲。孔子自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到七十歲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可見這樣的修養是非常不容易。
做人要有幾分豪氣。天地萬物這么多,人只是其中之一,在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自然淘汰下,很多古生物一一滅絕。在各種生物中,人類的體型不是最大,人類的體力不是最強,但是人類的智慧最高,人類懂得如何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如何開創更好的生活條件,基于這個觀點,身為一個人怎能不有幾分豪氣呢?
其次,家庭環境不同,有貧、富、貴、賤之別;個人智慧體能不同,有智、愚、強、弱之異。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只要不放棄,永遠有機會。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也沒有勞而不獲的事,失敗的經驗也是一種收獲。事在人為,一個勤奮不已的人,最后一定能夠獲得甜美的果實。
再者,不服輸的精神,也是另一個值得人自豪的地方。老天爺常常給我們非常嚴峻的考驗,各種天然災害帶給人類很大的浩劫,個人的生命、家庭、事業、工作,也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災難、挫敗。“心想事成”只是一句祝福的話,人生多半是事與愿違。不過,人類擁有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心,愈是困難危險,愈是能激勵奮發,屢仆屢起,不是輸不起,而是不服輸。即使人在老天面前大半是輸家,卻也要昂然挺胸,而不是灰心喪志。
另外,不畏橫逆,勇于接受挑戰,也是人生的自豪。人不只活在現實,人也活在理想。盡管現實生活充滿不可預測的挑戰,充滿煩惱、悲痛,但是因為心中有愛、有信心、有希望,所以有堅強個性的人不會被苦難與悲痛擊敗。人在冬天,心存春天,遙望春天的祥和溫暖,人在蕭瑟冰寒的冬日,仍然充滿欣欣生機。
人的豪氣,不是靠財富的裝扮,也不是靠地位的聲勢,而是一己的勇于擔當,自我做主;一個人即使一無所有,沒有財富、沒有地位、沒有健康的身體、沒有甜蜜的家庭……但是人格的完整、人性的尊嚴,是人人平等的,人人值得自豪。
人的豪氣,不只來自天生的體質,更為重要的,是來自自我的認知、自我的學習、自我的成長。一個人沒有剛強的體質,也可以有剛強的氣質,只要有豪邁的胸襟,就可以熱情洋溢、熱情奔放,自由開朗,不受拘束。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詩圣杜甫有一首五言古詩《望岳》,其中有兩句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思是什么時候才有機會爬上泰山最高峰,屆時,向下俯瞰眾山,眾山就顯得十分渺小了。
人生像是攀登高峰,好不容易到了終點,極目四望,群峰疊嶂,盡收眼底,非常有成就感,可是近處、遠處還有很多高峰等待我們去征服。登高望遠,人生不也是如此嗎?一座又一座的高峰等待我們去攀登,一次又一次的挑戰等待我們去直面。杜甫此詩直抒胸臆,豪邁干云,激發我們也要有不畏艱難的勇氣、卓然獨立的精神、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杜甫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詩人,有“詩圣”、“詩史”之稱,他是儒家思想代表的詩人,悲天憫人,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純”。為其職志,看到人民生活的痛苦,發愿“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正因為他有豪邁的雄心壯志,所以他自己的生活雖然也是數度流離失所,依然能夠寫下不朽的歷史詩篇。
李白與杜甫齊名,都是盛唐時代的大詩人。李白天才橫逸,千載獨步,放浪恣縱,不羈拘束。年輕時,仗劍遠游,徧干諸侯,歷抵卿相,可惜因為思想之浪漫,行為之狂放,始終沒有機會做大官。文人與酒,往往有不解之緣,李白愛酒更是出了名,杜甫《飲酒八仙歌》寫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由此可見一斑。
李白詩風浪漫,任俠縱橫,頗有豪邁倔強個性,《將進酒》一詩,不只寫他能喝酒、愛喝酒的習性,更多的是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原詩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用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錢少,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這首詩除了描寫喝酒放歌的豪情,也在說明生命短暫、詩人的孤獨寂寞,一個“愁”字引發千古的共鳴。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的名句:“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明白如話,寫盡人生苦短、人生無常、人生多難。面對人生的各種無奈,詩人只能借酒澆愁,歸隱山林。“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痛快淋漓、豪邁爽朗的個性,借由對人生的感觸,呈現出熱情奔放的浪漫風格。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有名的才子,天資既高,豪邁之氣不能自掩,每以文字詼諧得罪于人,屢遭貶謫。蘇軾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能以超然豁達的心境,自拔于現實悲苦之外而不減其樂,如《超然臺記》一文所云:“予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樂也。處之朞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為什么蘇軾從錢塘太守調任知州太守,物質條件相去千里,而能夠自得其樂呢?因為他有一顆超然物外的心,能游于物之外而不游于物之內,不為物欲的追求所羈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豁達豪邁的胸懷,使他處在逆境之中仍能保有高曠的情操。
蘇軾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的文章、詩、詞,在宋代的文壇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最足代表蘇軾豪放高曠的詞風,原詞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江水無情,帶走歲月和英雄人物,雖然蘇軾所游赤壁,不是當年周瑜打敗曹操的地方,但是江水滔滔,仍然令人興起思古幽情。蘇軾的豪邁風格,像是關西大漢,持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的確是英雄本色,令人興嘆。
南宋辛棄疾詞,也是以豪放雄奇著名。《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是其代表作。原文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慨,此詞寫人在江山勝處,對景興愁,不勝感慨。辛棄疾一生以氣節自負,功業自許,可惜北宋南移,風華不再,不堪回首,自己又馬齒徒增,年漸老邁,如同老去的廉頗,不能再上馬殺敵,“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設身自問,尤其令人不勝唏噓。
辛棄疾別開天地,橫絕古今,有氣吞八荒之慨。《西江月》一詞:“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辛棄疾胸襟豪邁,即使醉酒也能把松樹擬人,明明是自己醉酒站不安穩,卻說是松樹好心要來扶他,為了表示自己的沉穩,還不屑于松樹的熱心,而以手推松,大叫一聲“走開”,真是妙趣橫生,魄力之大,難可想象,不愧與蘇軾齊名。
豪邁的人提得起、放得下
有一個商人,因為工作忙碌,患有嚴重的失眠癥,看了很多醫生,吃了很多種藥,都沒有治好他的病。友人介紹他去看一位心理醫生,那位心理醫生教他每晚上床的時候,如果睡不著,就在心里數羊,一只、兩只……八只、十只,到一百只,數累了就會睡著。過幾天,商人又去看那位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問他這個方法有沒有效?商人說沒效。心理醫生覺得很奇怪,這個方法對很多病人都有效,為什么對他會沒效。商人回答說:因為數了一百只羊之后,不知道這些羊要賣給誰,所以還是睡不著。這雖然是一則笑話,象征意義卻很明確,心中有掛礙的人,就會提不起、放不下。
個性豪邁的人,多半歷經大風大浪,受盡許多人生的苦難和折磨,已經深深體悟生命的諸般無奈,而能用一種豁達的心胸轉念、提升。所以有人形容蘇東坡,即使他的生命是一杯苦酒,他也會欣然一醉。
個性豪邁的人,寬心、歡心,快樂做自己,也許有時候會表現出粗枝大葉,不修邊幅,不拘小節,但是在狂放的外表中,有著深沉的毅力與堅持,爽朗開放的行為,呈現痛快淋漓的生命力量。走過人生的大江、大海,不只是疏狂不羈,而且是熱情洋溢,這樣的人才會是能提、能放,收放自如的人。
上一篇:豁達才能放下
下一篇:轉念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