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智慧
放下的智慧
生命的本質是什么
現代社會充滿緊張、忙碌、煩躁,工作壓力、生活壓力、感情壓力,壓得很多人喘不過氣,而選擇逃避、放棄,自殺的案例時有所聞,造成很多的家庭悲劇、社會問題。
科技的昌明,使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大幅的改善,但是收入增加,快樂并沒有增加,幸福并沒有增加;相反的,卻是煩惱增加、痛苦增加。佛家有一首偈語:“到處尋春不見春,芒靴踏遍嶺頭云。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幸福來自一顆安定的心靈,快樂來自一顆自由的心靈。如果我們沒有大聰明、大智慧,不知道生命的本質是什么,人活著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我們就沒有辦法活得自得、自在。
人生是苦海
佛家說:“人生是苦海。”的確,每個人從出生到老死,都有很多的苦,有些人為健康所苦、有些人為財富所苦、有些人為容貌所苦、有些人為家庭所苦、有些人為工作所苦、有些人為學業所苦、有些人為事業所苦。人生沒有這個苦,就有別的苦;有的人苦多一點,有的人苦少一點,沒有一個人是一生順遂的,人生的道路不會永遠平坦。
潮起潮落,人生如潮水,也是起起伏伏、得得失失。有些人有大成就,有些人只有小成就,每個人的能量不同,每個人的成就不同。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斤兩,才不會不勝負荷而苦不堪言。
人生本來就是不圓滿的,這個世界長久以來一直處在變動不羈之中。“變是唯一的不變”,這個道理永遠不變。我們不能期待一生一世都是風平浪靜,沒有狂風暴雨,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我們不是等待風暴的遠離,而是要學習如何在風雨中翩翩起舞,正視人生,迎接挑戰。
煩惱從那里來
“求不完,苦不完。”“煩惱是因為想太多,痛苦是因為不滿足。”我們雖然是活在現在,卻常常眷戀著過去,又寄望著未來。過去的傷痛,不能撫平;過去的成就,沾沾自喜。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則是又愛又怕傷害。活的不踏實,應是很多人的病,兩腳像踩在云端,輕飄飄的,每天早晨睡醒,眼睛一張開,不知道今天要忙什么?在忙什么?人生沒有目標,生活沒有重心。因為沒有一顆清明的心,所以就把握不住人生的方向,而對是非、得失,也分辨不清楚。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是張三、是李四,慢慢才發現我們不是張三,也不是李四,最后,我們才找到自己。我就是我,我不是別人,別人也不是我。我們常常把快樂、幸福,寄托在外物、別人身上,以為得到我們喜歡的東西就快樂,得不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痛苦;別人喜歡,我們就快樂,別人不喜歡,我們就煩惱。等待別人施舍給我們一點快樂才快樂,我們能得到的快樂是很有限的。從物質上得到的滿足,是一時的、短暫的,不知足的人,再多都不夠。沒有,想有;有,要更多;好,要更好。貪得的心,是煩惱的根源。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人生的苦惱,往往因為把自己看得太重,凡事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順我則生,逆我則亡。心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這是人格不成熟的人,人格成熟的人,是心里有自己,也有別人。舌頭與牙齒是最親密的關系,牙齒難免會咬到舌頭,人與人之間,不管是親疏遠近,總有利害沖突的時候。力爭到底,就會兩敗俱傷;即便爭贏了,有時也是贏了面子,輸了里子。
人生苦短,人生無常,人生實在沒有什么好計較的,人生實在是計較不完的。何況得失、禍福、是非、善惡,本來就是相對而不是絕對。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各持一片理,都對、都不全對。理在你這邊,理也在別人那一邊,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有理,而不顧念別人的理。我們往往因為心太剛強,所以跌得鼻青臉腫;心柔軟,人就可愛多了。
放下什么
面對煩惱,放下是唯一的選擇。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指放下會傷害身心健康的負面情緒或人、事、物。科學證明,人類很多疾病都是心理不健康所引起的,心臟病、高血壓、腸胃病、消化系統不良、內分泌失調、免疫系統失調……都是由于情緒緊張、憂郁、焦慮、躁急引發。藥物的控制,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治本之道,心病還要心藥醫。所謂的心藥,解鈴人終須系鈴人,是靠自己有一顆清明的心、豁達的心,改變負面的情緒,抱持陽光心態。
布袋和尚詩:“布袋,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象征人生的包袱,人生有很多的包袱,當然非常沉重,放下包袱,才能輕松以行。
西方圣誕老人的禮物,裝的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糖果、餅干、玩具和夢想,布袋和尚的行囊,裝的不只是金銀財寶,還有健康、美麗、親情、友情、愛情、事業、榮華、智慧等人生美好的愿望。人生有夢最美,但是筑夢要踏實。放下,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貪求;放下,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奢望。做人要有度,凡事要適可而止。
放下心中的掛礙,就能事事無礙。心中有哪些掛礙呢?佛家稱貪、瞋、癡、慢、疑為五毒。簡言之,包括偏執、貪念、傲慢、忌妒、恐懼、不安、憎恨、憂慮等。放下偏執,才能通達變通;放下貪念,才能知足常樂;放下傲慢,才能謙虛為懷;放下忌妒,才能欣賞別人;放下恐懼,才能心安理得;放下不安,才能逍遙自在;放下憎恨,才能寬恕別人;放下憂患,才能隨遇而安。
如何放下
很多人都知道放下才能快樂,偏偏就是放不下,所以煩惱痛苦。心無掛礙,海闊天空;心有掛礙,寸步難行。人常常是自己困住自己,很多人抓著痛苦不放,然后在叫痛。事情往往不嚴重,而是我們的想法使事情變得很嚴重。“一切由心造。”想開了,事情就好辦了。人生實在沒有什么好計較、沒有什么放不下的,因為我們遲早全都要放下。
對與不對都是相對,不是絕對。莊子說:“成者,毀也;毀者,成也。”又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下事物,我們常常只見其利,不見其弊,其實,所有的利害、禍福都是相倚相生。我們不能只要我們要的,不要我們不要的,老天給我們的都是恩典,我們必須照單全收。所以,老天管的事,如天氣的變化、人的生死;超越自己能力的事,如夸父逐日、銜石填海;別人家的事,像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業力各人了,全都要放下。
為什么放不下?因為看不破、看不透。愚者自縛,放下是智者、仁者、勇者。
放下,從生活簡單、思想簡單開始。放下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放下內心太多的意念。
簡化才能美化,物化加速腐化,簡單的生活才能追求豐富的心靈,寧可做窮的有錢人,不要做有錢的窮人。前者除了缺錢,什么都不缺;后者除了有錢,什么都沒有。放下不想放下的東西,才能真正擁有你不想放下的東西。
放不下就是偏執,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背道而行,追求錯誤的東西和思維。不要讓身外之物、錯誤的思維,羈絆我們的身心。說放下,就放下,不放下,就要承受痛苦的折磨。
放下就幸福
把生命交給上帝,把健康交給醫生,把心情交給自己。有好心情,才有好生活,改變心境,才能走出困境。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有想法就有辦法。
美的人生,由愛所激發,由智慧所引導。愛人從愛自己開始,善待自己才能寬待別人。舍得是智慧,放下就幸福。放下是身陷煩惱的人唯一的出路,不要自己困住自己,成功從改變自己開始。放空、放松、放下,才能自得、自足、自樂。我們要以知識改善生活,以智能安頓生命,以服務成就人生。
只有糟糕的心情,沒有糟糕的事情;懂得放下心中的不可能,才能釋放生命的無限可能。再忙,也要保持輕松的態度;再累,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在衰,也要保持旺盛的斗志。
放下,是一門生活的藝術;放下,是智慧的抉擇。放下壓力,獲得輕松;放下煩惱,獲得幸福。整天忙碌的人,收獲的只是焦慮與疲憊,懂得放下的人,最后才是贏家。
壓垮自己的往往不是挫敗,而是自己的壓力,壓力是為挫敗多付出的利息。一念放下,萬般自在。該放下的時候就放下,該放下的地方就放下,該放下的人就放下,該放下的事就放下,該放下的物就放下,該放下的念頭就放下。看透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把偏執放下,快樂就在腳下,放下負面的想法,才能走出煩惱的困境。放下燈紅酒綠,放下高官厚祿,放下名利物欲,放下多余的欲念,才能獲得健康快樂、美滿幸福的生活。
上一篇:守柔才能放下
下一篇:無我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