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幸福是相信
參加過抗震救災的朋友講過他們親身經歷的事。當失去家園時,有的人失聲哭泣:“什么都沒了,就剩下這條小命了。”有的人眼里卻充滿希望:“還好,什么都沒命珍貴,只要人在,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在災難面前,后者必定比前者更有康復力。
信任是一種態度,是我們對世界、對自己、對他人的一種態度。一是相信自己,二是相信他人、相信世界。
自信
你相信夢想嗎?
你相信有人會發現你的潛質,伸出手來幫助你嗎?
你相信你也可以幫助他人實現夢想嗎?
你相信你會實現夢想,并創造奇跡嗎?
如果你自己都不信,誰會相信你呢?
“我怕做不好”,“這個我不行”,“可能會出問題”……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沒有充分的信心,做事就會縮手縮腳,瞻前顧后,在猶豫中錯失機會。而一些特別樂觀的人總能不斷地從自己身上找到前進的動力,總能設法讓自己身體里的潛能發揮出來。這是自信的功效。
自信是迄今為止能夠找到的最好的潛能放大鏡。一個人自身所具有的潛能和他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并不是1∶1的關系。那些特別自信的人從自身的潛能,到工作生活,到表現出來的能力,都隱藏著一種神奇的“放大”效應。
自信,是要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充分相信自己,在面對困難與挑戰的時候,將自己最大的潛能釋放出來,相信自己可以在理想和興趣的引導下堅定不移地達成目標。自信的人總是目光堅定地說:“我能行,我一定行的!”“我真的很不錯”。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夠做好事情,做成事情,并因此形成坦然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的心理狀態,自信是對自身能力的正面評估,是一種健康、積極的個人品質,自信是成功的關鍵。
西方有句名言:成功與否并不取決于我們是誰,而是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自信是對自己的充分認可,是一種健康積極的品質。自信的人更快樂,更有主見,更有成就感,且更有勇氣面對挑戰。自信的人一次次地嘗到成功的喜悅,并因此更加積極樂觀,更加自信,步入自我信任的良性循環。
人人都希望成為自信的人,那就從現在開始摒棄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培訓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
自信的首要秘訣是堅信自己有足夠的潛能,認識并發掘自身的優勢。我們要克服缺點,但沒有必要放大缺點,相反要仔細全面地尋找自身的優勢。強化自身的優點,管理好自己的缺點,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讓自己有更大的機會取得更優秀的成果。與此同時要靠學習來提升自信。比如:用具體的事例反復“訓練”你的大腦,潛意識里每一次思維都告訴自己你是值得信任的,你應為自己自豪。要在心里夸獎自己:“你真得很不錯!”要用言行來激發自信,勇于表現自己。告訴自己:“無論什么事情,只要我肯干就一定能干好!”在一個又一個小小的成功中增加自信。
當前社會讓人們陷入信任危機,不信任已蔓延到社會生活各個層面,成為一種情緒,不自覺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的心態對社會生活的危害,比這些現象本身更嚴重。
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如果信任不能解決問題,那懷疑則更不能解決問題。信任他人是自信的表現。
信他
曾聽一位退休老師語重心長地教育他的學生:“以后再也別輕易相信別人了!”原來是他的學生在經商時被合伙人欺騙,利益受損時向啟蒙老師倒了苦水。
因為一次被騙,就再也不相信他人了嗎?這種觀念被最尊敬的老師植入頭腦,這位學生在商海里會少了多少支持啊!如果相信不能改變什么,那不相信他人更成不了事。
自信的人會因為信任自己而信任他人。在喪失信任現象普遍存在的今天,哲學家米切拉?瑪樂所諾提醒我們:必須承認自己對別人的需要,因為這是重建互信必不可少的。不信任產生的循環是系統的不信任,信任產生的循環是系統的信任。研究證明: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產生的積極效應不只在對方身上,還會令對方對另一個人產生信任,社會就會形成良性物質刺激系統,最后受益的可能就是你。
有了信任,就為人生插上騰飛的翅膀;沒有信任,寸步難行。這世界需要誠信,做一個幸福的人,沒有一顆誠實守信的心,實難幸福。為了自己更幸福,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提防、戒備,而是敞開心胸,開闊的心胸,自然吸引更多的愛。
生活中相信總比不相信讓人愉快。如果相信都解決不了,那么不相信就更不行。世上最大的幸福就是相信有人愛自己。當我們得到愛時,自然會讓愛在你身邊流動起來。
信任,是所有關系必不可少的基石。有相信才有幸福。
上一篇:教練,時代的寵兒
下一篇:最有力量的是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