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尊思維
尊嚴,即尊貴莊嚴,也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包括國家尊嚴和人格尊嚴。在這里,單講人格尊嚴。人格尊嚴,從對象上看,有三方面,一是對自我的,即自尊;另一方面是他人對自己的,即他尊;還有一方面是自己對他人的。
自尊是指個人渴求力量、成就、自強、自信和自主等。擁有自尊會使人自信,變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創造性。他尊是指個人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對自己有好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對自己為人、能力與成就的肯定,甚至是贊賞。他尊的滿足會使自己有成就感,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從而產生更高層次需求。維護別人的尊嚴,就是尊重他人,肯定他人,讓他人自信、獨立,有良好的人格。維護別人的尊嚴,有利于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我所講的護尊思維,就是維護自尊、他尊,以及維護別人的思維。也就是說,我們不單是維護自己的,還包括維護別人的自尊,這才是完整的護尊思維。
[尊嚴改變命運]
生活中,當一個人處于最低谷的時候,常常會遭到很多無端的蔑視;當一個人在為生存苦苦掙扎的時候,常常會碰到肆意踐踏自己尊嚴的人。對此,不少人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可結果常常讓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暴虐。事實上,人們不妨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展示并維護尊嚴,那時你會發現,任何邪惡在尊嚴和正義面前都會不攻自退。
挪威的一個年輕人漂洋過海來到法國,他要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考試的時候,盡管他努力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到最佳狀態,但他還是沒有成功。
身上不名一文的年輕人來到學院外不遠的一條繁華的街上,勒緊褲帶,在一棵榕樹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無數的人駐足聆聽。饑餓的他捧起了自己的琴盒,圍觀的人們紛紛掏錢放入里面。
一個無賴輕蔑地將錢扔在年輕人的腳下。年輕人看了看無賴,最終彎下腰拾起地上的錢遞給無賴說:“先生,這是您掉在地上的錢?!?/p>
這個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在年輕人的腳下,再次傲慢地說:“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
年輕人再次看了看無賴,深深地給他鞠了個躬說:“先生,謝謝您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彎腰為您撿起,現在我的錢掉在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
無賴被年輕人出乎意料的舉動震撼了,最終撿起地上的錢放入他的琴盒,然后滿面羞愧地離開了。
圍觀者中有雙眼睛,一直在默默關注著年輕人,這正是剛才那名主考官,他將年輕人帶回學院,破格錄取了他。
這個年輕人就是比爾·撒丁,后來成為挪威著名的音樂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尊嚴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為人處世的底線。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像比爾·撒丁一樣,有些人能夠脫穎而出,凸顯骨氣,體現了人格尊嚴,譜出了動人的篇章。
“車開了,載著一車屈服的人和唯一一個不屈服的女人?!边@是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這句話,出自一篇我讀過的文章,文章的標題都忘了。
這篇文章大意是這樣的:一輛開往省城的客車,停在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賣票人和司機以強硬的口氣宣布要向每位乘客增收10元錢交通費。所有乘客都無奈地掏出錢,只有收到那位坐在最后的少婦時,她無動于衷。氣極了的賣票人掄起拳頭朝不肯交錢的少婦打去,少婦的臉被打得歪向一邊,卻又固執地轉過臉來直面賣票人。剎那間,車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
少婦絕對不是沒有這區區的10元錢,她也絕對不是舍不得這10元錢,她不肯出讓的其實是車上那些“膽小怕事”的人輕易就出讓的人的尊嚴。
這樣的護尊,就像是冰天雪地里那一束開得最扎眼的臘梅;這樣的護尊,就像是喜馬拉雅山上盛開的一枝雪蓮。
我還聽過這樣一個故事。1995年的春天,在珠海某公司跪倒了一大片打工人員。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次破例的10分鐘休息,工人們高興得忘了韓國老板的鐵規矩:休息時一律列成4隊離開車間。就發生了這樣的結局。
但有一個小伙子不肯下跪,他就是時年22歲的孫天帥,韓國老板一遍遍地命令他,有些人也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勸,但他就是不肯下跪,哪怕丟失工作,他也不能失掉尊嚴。孫天帥始終高高昂起尊貴的頭顱。他說:“死也不跪!我是一個有人格、有尊嚴的中國人!”
這種維護尊嚴的舉動,真是讓人肅然起敬。這種尊嚴,就像是一株雪松,在暴風雪慘白的襯托下,更凸顯了那堅韌的綠。
做人應當維護自己的尊嚴,也要維護別人的尊嚴。哪怕是做好事,也要考慮對方的尊嚴。
據說,在中國某大學,一個學生要是在校內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而消費總額在150元以下,也就是說,每餐消費不足2.5元,這個學生就會引起校方注意。校方在主動核實情況之后,無須學生申請,就會有每月160元或者100元的補助,自動進入這位學生的“校園一卡通”賬戶。
通過這種“隱性資助”的形式,這所大學3年間為3600多人次貧困學生發放補助款近64萬元,以每人每餐消費3元計算,解決了貧困學子21萬余次的“吃飯問題”。
感人的不在于21萬余次的數量,在于助人而不欲為人知的智慧。我們應該提倡維護尊嚴的幫助。
讀后有智慧
自尊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有人說,一個人的心靈世界是靠尊嚴支撐的,不怕貧窮,就怕沒有尊嚴。一個人沒有尊嚴,就會被人看不起;一個人要是有尊嚴,就會被人賞識。尊嚴是人生的豐碑,尊嚴的豐碑樹立起來,人生就會創造輝煌。盧梭說:“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自我尊重,就沒有道德的純潔性和豐富的個性精神。對自身的尊重、榮譽感、自豪感、自尊心……這是一塊磨煉細膩的感情的礪石?!奔s翰·高而斯華餒說:“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
因此,人人都需要尊嚴,都要有維護尊嚴的思維意識。
維護自己的尊嚴固然重要,維護別人的尊嚴也同樣重要。現在很多人都能踴躍參與“獻愛心”活動,當身邊出現需要幫助的人時,大家都會很積極地伸出援助之手,給他們送去一份精神上的鼓勵與物質上的資助。
問題就是,網絡、電視等媒體都會大肆宣傳一些領導去哪一個貧困家庭慰問,獻愛心的人士還會和接受資助的人一起捧著裝有“慰問金”的紅信封來一個合影留念。這種過于張揚的做法就難免會傷害了被資助人的尊嚴。
行善是好事,但不應該講排場,不應該耍派頭,而是讓人有尊嚴地接受幫助。
上一篇:找方法思維-[想問題,還是找方法]
下一篇:抱怨思維-[怎樣對待人生中的“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