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養成優秀這一習慣,你就成功了
我們都知道,當今社會是一個需要人們不斷學習的社會,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曾有人說,“知識的半衰期僅為5年”,也就是5年之內,掌握的知識就有一半過時。這句話無疑警示所有的人,要想在當今社會生存并發展下去,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和充實自己,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繼而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否則,我們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曾出版40本小說和近30本隨筆集,在接受《鯉》雜志的采訪時,記者問她:“很多女人在生育后似乎就沒有時間了,而您也是一位母親,哪來的時間寫作呢?”
吉本芭娜娜說:“時間確實不夠用,但是我一直在努力,爭取多抽出時間來寫作,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最夸張的時候,你能想象嗎?我幾乎是站著吃飯。”
估計許多年輕人看到這里會感到羞愧吧,比起吉本芭娜娜,許多人總是感慨自己時間不夠、事情做不完,卻從來不去利用那些零碎的時間。
也許,有些人會說,我不夠聰明。而實際上,即使智慧,也源于勤奮。沒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自身的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勤奮的精神。勤奮面前,再艱巨的任務都可以完成,再堅定的山也會被“移走”。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唯有勤勞才是永不枯竭的財源。
的確,任何一個習慣一旦養成,它就是自動化的,如果你不去做反而會感覺很難受,只有做了才會感覺很舒服。因此,關于好習慣的培養,你不妨給自己訂一個計劃,然后用日程本記下自己執行計劃的過程。那么,21天后,你將養成好習慣,堅持21天,你就會成功。堅持21天,就能改變你的意識,影響你的行為,為你帶來超乎想象的成功。你又何樂而不為呢?
那么,生活中的人們,你該怎樣主動去培養那些成功的習慣呢?
1.變懶惰為勤奮
如果你是個懶惰的人,你不妨作出以下改變:不要天天讓家人給你拿碗筷;閑暇時幫家人做點家務;每天整理干凈再出門,不要給人邋里邋遢的感覺。學習時,變主動為被動,積極起來……
2.養成讀書的習慣
除了你學習的書本知識外,你還應多閱讀課外書籍,多讀書最大的好處是增長知識、陶冶性情、修身養性。
3.讓好奇心引導你探求知識
可能你覺得現在的你已經具備很多知識,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再退一步講,人生的知識并不是書本上的,你真的對周圍生活和自然以及各個方面都了如指掌嗎?如果你覺得自己什么都懂,你多半不是一個謙虛的人,實際上,越是知識淵博的人越是發現自己知道得少,培養好奇心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越是充滿好奇越是對未知充滿敬畏,也就越謙虛。
4.勇于創新
驕傲自滿,你將很快就被超越,只有進步才能獲得更強的競爭力。然而,沒有創新就不可能進步。因此,你應該將自己的求知欲望和求知興趣激發出來,鼓勵自己多參與動腦、動手、動眼、動口,使自己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用自己的思路去解決問題。
5.要有堅定的決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依然重要。那么,如何做到中途不放棄?你要有良好的心態,樂觀的精神和自信心。很多人選擇目標后又中途放棄,就是因為覺得堅持這么久,沒有成果,覺得自己學的知識沒有用。其實,條條大陸通羅馬,既然選擇了自己的路,就要毫不猶豫地走,一直在原地徘徊、猶豫不決,不知是否該前進,只能讓時間白白流走而已。
當然,任何習慣的改變和形成,都是艱難的,但只要我們經歷一段時間,一旦習慣形成,它就會成為一種自動化的、下意識的行為反應。
上一篇:努力享受人生過程,才不枉此生
下一篇:努力奮斗,是為了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