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化敵為友,多個朋友多條路
人們普遍認為多一個朋友比多一個敵人好得多,猶太人也同意這樣的觀點。他們在商場上經常秉承這樣的觀點:生意場上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
《塔木德》告誡人們,要以德報怨,化敵為友。有些人經常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在猶太人的圣經中,圣人們不提倡這樣的做法,他們認為最好的做法就是以德報怨,化敵為友。
猶太人這種化敵為友的品德與他們經受的苦難分不開。戰爭時期,他們迫不得已移居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和其他人和平相處,同時盡量和他們化敵為友,因為自己的敵人已經夠多了,這時候,只有盡量地減少敵人,多結交朋友才能艱難地生存下去。
能夠寬容待人、化敵為友的人才達到了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原諒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才是最好的待人之道。受到侮辱卻不侮辱對方、聽到誹謗卻不反擊對方的人是值得敬重的。這樣的人是心胸寬廣的人,具有大家風范,用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話說就是“宰相肚里能撐船”。
猶太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受盡迫害、歷經坎坷。但是,當猶太人有了掌握其他民族命運的能力時,他們卻不會去迫害其他的民族。相反,他們以平常心對待他人,甚至用愛心幫助他們。在猶太人的《圣經》中,有這樣一則小故事。
約瑟夫是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由于他是最小的孩子,雅各非常疼愛他,他因此經常遭受兄長的忌妒。有一天,他們在外面玩耍的時候,約瑟夫被兄長賣到了埃及為奴。后來,他憑借自己的智慧,成了埃及的宰相。有一年,因為饑荒,他的父親派他的哥哥們到埃及尋找食物,約瑟夫見到了他的兄長。當約瑟夫發現自己的哥哥們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眾多的仆人面前號啕大哭起來。他大聲地喝退自己的仆人。等仆人們都離開了,他才向哥哥們訴說自己的思鄉之苦,他急切地問道:“父親還好嗎?”他的哥哥們被問得驚惶失措,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因為他們沒有認出約瑟夫。約瑟夫讓他們走近些,等他們認出眼前這個威風凜凜的人是當年被他們賣到埃及的弟弟時,都感到非常害怕。他們害怕弟弟會報復自己。但是,約瑟夫并沒有報復兄長,而是溫和地說:“現在請你們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里而感到難過,那是上帝為了救我的命把我早些送過來。現在故鄉發生饑荒已經兩年了,接下來的五年時間還會顆粒無收。上帝把我早些送來,也是為了讓你們繼續存活,他以特殊的方式搭救了你們,所以是上帝將我送到這兒的,而不是你們。他使我成了法老的宰相,所有財產的主人,整個埃及的統治者。”
約瑟夫這種化敵為友的處世方式,正是千百年來猶太人杰出的生存智慧,他們以自己的愛心真誠地對待每個人。他們不僅用真誠的心去回報朋友,更能用愛心寬恕敵人。這就是猶太民族的偉大和高尚之處。
上一篇:盡力而為,不必爭強好勝
下一篇:巧把你的資料送出去,推銷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