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要有質疑精神
在哈佛,濃重的學術氛圍讓每一個來此參觀的人肅然起敬。而哈佛自身卻不因此而產生高傲感。走進哈佛的課堂,你經常會發現,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懷疑精神在這里大受鼓舞。
在哈佛著名的肯尼迪政治學校南邊是漂亮的肯尼迪公園,它算得上哈佛校園里最美麗的景點之一了。公園南門的門柱上銘刻著肯尼迪總統在1963年說的一段名言,每天都有千百個鍛煉的哈佛學生從這段名言前經過。那段受到哈佛教授、學生和管理者高度重視的話是:
“創造權力的人對國家的強大作出了必不可少的貢獻;但質疑權力的人作出的貢獻同樣必不可少,特別是當這種質疑與私利無涉之時。因為,正是這些質疑權力的人們在幫助我們作出判斷:究竟是我們使用權力,還是權力使用我們?”
這段話鼓舞了數以萬計的哈佛學子,哈佛人知道,如果說嚴格的學術規范是獨立思想得以存在的一個基本保障,那么懷疑精神便是獨立思想得以形成的一個主要的內在動力。
曾在《楚天都市》看到一則報道,一位六年級的小學生,通過對蜜蜂的獨立觀察,從而發現蜜蜂并非是像科學家解釋的那樣是用翅膀發音的,而是在翅膀的根部有一個發音器官。于是他帶著懷疑的態度,將其寫成論文,因而在第18屆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上,他的論文獲得了優秀科技項目創新銀獎和高士其科普專項獎。他的善于發現、敢于懷疑推動了對蜜蜂發音器官的進一步了解,對科學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思想,都對事物有著自己的看法。一個年僅十一二歲的小學生能夠懷疑科學,挑戰權威,也許是他的純真和不經世事在推動著他發現真理。許多成年人,特別是處于某個權威手下的人,他們的懷疑精神和自信力,是否能如這個小孩般飽滿和堅定呢?
古人說:“疑似之跡,不可不察。”“于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對一些問題,我們要善于質疑,要敢于挑戰權威。
小澤征爾的名字如今已經如雷貫耳,他是20世紀杰出的音樂家之一。很早以前,小澤征爾在中國演出時,他無意中聽到了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他哭了,緊接著忽然當場跪下。他感慨地說:“這樣的音樂應該跪著聽!”于是,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深深地記住了這個日本人的名字。同時,讓他被整個世界認識和記住的,還有他充滿挑戰性的自信心。
在小澤征爾成為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后不久,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評委會隨即抽取了一份樂譜給他,可想而知,這份樂譜的難度絕非一般人能夠指揮的。他按照評委的要求指揮演奏,但剛剛開始不久,他就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還是不對。他大聲地對臺下的評委說:“我覺得是樂譜有問題。”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面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冠。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并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沒有信心堅持自己的觀點,隨聲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充滿自信摘取了世界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不敢挑戰權威、只會隨聲附和的人,不僅僅會失去成功的機會和別人的賞識,更遺憾的是,他們會失去那種讓自己的思想自由迸發,最后被別人認可的快樂。
在哈佛,很多學生都曾體驗到這種最終獲得“勝利”的喜悅。哈佛教授們早就習慣了學生尖銳的質疑和直率的批判,許多教授公認沒有受到學生挑戰的課是最沉悶無聊的課,也是最失敗的課。他們懂得,懷疑精神的培養,不僅是學生個人思想和學識增進的必需,也是國家和民族能夠不斷反思過去、質疑現在、求新求變、充滿活力的必需。
在哈佛的課堂上,學生討論時質疑教師的言論、挑戰現存理論和方法的表現,是教師評分的重要依據。一個學生若沒有提出過疑問或不同見解,哈佛教授們對他一般只會有兩種判斷:要么對這門學科不感興趣,要么沒有學習能力。無論哪一種情況,他都不可能獲得很好的分數。
哲人說,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敢于提出自己的質疑,發出自己的聲音,在充滿自由的思維狀態下思考問題,不畏首畏尾,不為傳統權威束縛,才能有所創新。
理越辯越明,大膽地對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激發自己的求知欲,你就會一步步成為與眾不同的成功者。
上一篇:接受婚姻中的不如意,用它們反討快樂
下一篇:擺脫苦難的陰影,輕松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