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大的心量稀釋一切痛苦煩憂
心量是大還是小,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敞開;快樂是多還是少,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感受。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年輕的小和尚,他過得很不快樂,整天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唉聲嘆氣。后來,他對師傅說:“師傅啊!我總是煩惱,愛生氣,請您開示開示我吧!”
老和尚說:“你先去集市買一袋鹽。”
小和尚買回來后,老和尚吩咐道:“你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待鹽溶化后,喝上一口。”小和尚喝完后,老和尚問:“味道如何?”
小和尚皺著眉頭答道:“又咸又苦。”
然后,老和尚又帶著小和尚來到湖邊,吩咐道:“你把剩下的鹽撒進湖里,再嘗嘗湖水。”弟子撒完鹽,彎腰捧起湖水嘗了嘗,老和尚問道:“什么味道?”
“純凈甜美。”小和尚答道。
“嘗到咸味了嗎?”老和尚又問。
“沒有。”小和尚答道。
老和尚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小和尚說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鹽的咸味,我們所能感受和體驗的程度,取決于我們將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小和尚若有所悟。
老和尚所說的容器,其實就是我們的心量,它的“容量”大小決定了痛苦的濃淡程度,心量越大煩惱越輕,心量越小煩惱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忍不得,受不得,裝不下大格局。有成就的人,往往也是心量寬廣的人,看那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古圣大德,都為人類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其實,我們每個人一生中總會遇到許多鹽粒似的痛苦,它們在蒼白的星空下泛著清冷的白光,如果你的容器有限,就和不快樂的小和尚一樣,只能嘗到又咸又苦的鹽水。
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成就就有多大,不為一己之利去爭、去斗、去奪,掃除報復之心和嫉妒之念,則心胸廣闊天地寬。當你能把虛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時,你的心量自然就能如同天空一樣廣闊。無論榮辱悲喜、成敗冷暖,只要把心量放大,自然能做到風雨不驚。
寒山曾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之?”拾得答道:“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如果說生命中的痛苦是無法由我們來控制的,那么我們唯有拓寬自己的心量,才能獲得人生的愉悅。通過內心的調整去適應、去承受必須經歷的苦難,從苦澀中體味心量是否足夠寬廣,從忍耐中感悟暗夜中的成長。
心量是一個可開合的容器,當我們只顧自己的私欲時,它就會愈縮愈小;當我們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為別人考慮時,它又會漸漸舒展開來。若事事斤斤計較,便會把自心局限在一個很小的框框里。這種處世心態,既“輕薄”了自身的能力,又“輕薄”了自己的品格。
心量是大還是小,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敞開。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樣,它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小如微塵。我們的心,要和海一樣,任何大江小溪都要容納;要和云一樣,任何天涯海角都愿遨游;要和山一樣,任何飛禽走獸都不排拒;要和路一樣,任何腳印車軌都能承擔。這樣,我們才不會因一些小事而心緒不寧、煩躁苦悶!
把心打開吧,用更寬闊的心量來經營未來,你將擁有一個別樣的人生!
上一篇:他人的打擊是你強大自己的機會
下一篇:以感恩的心營造二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