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身獨處,聆聽內心的聲音
現代社會,凡事都向方便快捷的方向發展,不管是愛情、友情,還是工作、生活,人們總是行色匆匆,急功近利。在這種生活狀態下,人際關系、工作壓力等繁雜的事情,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之間就陷入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之中,諸如煩惱、壓抑和失落等。也許是人們已經對這個快餐時代感到麻木了,也許是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緊張忙碌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們無法真正地靜下心來徹底地思考自己,思索自己的人生。在情緒的怒海之中,他們宛如失去方向的一葉扁舟,不得不任由不快、煩惱、茫然日復一日地折磨著自己。這樣一來,必將導致失眠、精神郁悶,甚至還會患上輕度或者重度的抑郁癥。
其實,要想擺脫這種狀態很簡單,就是安靜下來,留出讓自己獨處的時間。當你感覺情緒壓抑、心情緊張的時候,當你感覺在生活中失去方向、陷入迷茫的時候,請學會安靜地獨處,給自己留點時間用于品味生活。找個清靜的地方待一待,從紛亂嘈雜的現實中退出來,在安靜、沉寂中思考自己的人生,捫心自問想要怎樣的生活,學會獨處,讓自己躁動不安的心逐漸歸于平靜。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煩惱和不快都來自于自己的內心,要想平衡心理問題,就必須心靜。
獨處時的安靜,并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外在世界的安靜,而是身與心和諧連結時,才能達到的和諧境界。一旦我們的身與心赤裸裸地相遇,就會馬上暴露我們平常的身心相處的狀態——是身心一致呢?還是身心分離呢?獨處時的安靜,要求我們的身心高度和諧一致,要求我們必須全身心地專注于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寧靜致遠的境界。
夜幕降臨,喧鬧的城市也已經安靜下來了。
林先生和所有的城市白領一樣,在忙完一天后,準備回家,但心情郁悶的他還是決定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今天,他和上司吵架了,他們在下半年的年度計劃安排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上司批評了他,他在考慮要不要辭職的事。
他把車停在了護城河邊上,接下來,他打開了自己喜歡的輕音樂,然后靠在了椅背上,他覺得自己好累。在這家公司工作五年了,五年來,他一直很努力,但不知道為什么他好像總是得不到上司的肯定,也一直沒有得到升職的機會。可以說,他在這家公司一直工作得不開心,這到底是自己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得到肯定呢?
他反復思考著這個問題,最終,他發現,原來自己根本不喜歡這份工作,他一直傾向于設計類的工作,從大學開始,這就是他的職業理想,但畢業后的他卻因為生計問題選擇了現在的工作。
想通了以后,他輕松了很多。第二天,他將辭呈遞上了上司的辦公桌,然后離開了公司,這讓很多同事感到愕然,但內里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這則案例中,林先生為什么做出辭職這個重大決定?因為他靜下心來發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并不是現在的工作。這就是獨處的力量!
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安靜下來問自己,我們到底是在不斷提升自己,還是只顧面子,不肯跟自己“攤牌”呢?或許有正直不阿的指導者,曾經指出你身上存在的問題,但可能你根本不愿意承認這點,因為你不愿意讓他人看透自己。
所以,一切注重靈魂生活的人對于盧梭的這句話都會有同感:“我獨處時從來不感到厭煩,閑聊才是我一輩子忍受不了的事情。”這種對于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么樂于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品。
任何一個人,只有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真的聲音,才可能不斷挖掘出自身發展過程中不足的部分。面對激烈的競爭,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那些不愿意反省自己或者不愿意及時改正錯誤的人,必將面臨衰敗的結局。同時,在快節奏的信息社會中,一個人如果不能及時察覺自身的缺點,不能用最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發展方向,也必然會在學業和事業中落伍,被無情的競爭所淘汰。
在獨處時,我們能從人群和繁瑣的事務中抽身出來,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開始了理智與心靈的最本真的對話。誠然,與別人談古論今、閑話家常能幫我們排遣內心的寂寞,但唯有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感受自己的人生時,我們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上一篇:錯就錯了,別活在過去失敗的陰影里
下一篇:順勢而為,智者善于借力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