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確看待幼兒審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心理導讀
其實,小燦的這種行為就是孩子進入審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的表現,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世界有一種不變的程序和秩序存在,這就是幼兒最初的邏輯關系。所以就會經常出現一些這樣的行為:
孩子突然喜歡打扮自己,喜歡按照自己的喜好來穿著,更注重自己的外表了;折紙課上,孩子對于一些有瑕疵的彩色紙很敏感,而且就是不愿意使用這樣的紙;孩子好像突然喜歡上了家長的化妝品、高跟鞋……
很多家長難以理解兒童的這種特殊要求,因為這里面隱藏著成長的又一秘密——從兩歲左右開始,孩子進入了審美和完美的敏感期。
當孩子進入了這一階段后,最先發生改變的是他們在飲食上的要求,比如,他們會選擇最大的蘋果、最圓的餅,薯條必須是不能被折斷的等,如果你破壞了食物的完美性,他們就會不要了。
隨著對吃的東西的要求,兒童就會發展對用的事物的要求上,兒童開始對自己使用的東西也有一個比較。比如說一張紙的四個角不能有一個是缺的,穿的衣服不能掉一顆扣子,一筆畫下去,如果這一筆沒有畫到他所期望的,這個紙就不要了。這是兒童審美敏感期到來一個很重要的征兆,然而,父母如何引導這一時期的孩子成了他們頭疼的問題。
專家建議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身為父母的我們要保護他這種苛求成為完美的人的特點,要支持他成為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人。作為兒童來說,他們開始追求完美,表明他們的世界開始走向深入和豐富,當他們開始在一些身外之物,比如吃的、穿的、用的上要求完美時,他們也會開始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
對于女孩來說,她們這一時期更愛美,比如,她們開始對媽媽的化妝品產生濃厚的興趣,甚至還會拿起媽媽的口紅來化妝,會偷偷地穿媽媽的高跟鞋等。等到過了4歲后,她們的審美意識將影響她一生的審美能力,慢慢地,她們也開始挑選環境,開始對品質、藝術作品進行挑選。從這個時候開始,兒童就能敏銳地感知環境和氛圍的變化,挑選美好的環境生活、美好的藝術作品欣賞。
孩子5~6歲的時候,就會知道口紅不能抹得滿嘴唇都是,知道衣服的顏色要搭配等,這是兒童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逐漸發現的。在孩子審美能力逐漸螺旋上升的過程中,他們也越來越表現出對良好環境的喜歡。
總之,每個孩子都要經歷審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他們會突然有很多要求。此時,做父母的很容易失去耐心,因為我們明白,絕對完美的事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我們能理解孩子細膩、追求完美的心,把孩子的要求當作關乎成長的一次機會,就能用心體察孩子的每一次不滿,就能理解孩子,并用適當的方式幫助孩子。
上一篇:夢想,是路開始的地方
下一篇:狄倫多定律——問題未發生前,先把矛盾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