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啟圣——清朝對臺政策的制定者
——清朝對臺政策的制定者
姚啟圣(1624—1683),字熙止,號憂庵,浙江紹興人。清朝康熙年間政治家、軍事家,收復臺灣的決定性人物之一。在任福建總督期間,對退守臺灣及沿海島嶼的明將鄭經和鄭克爽部采取軍事抗衡和政治攻勢兩種策略,并以政治招撫為主,取得了顯著效果,為清政府最后統一臺灣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作為謀略家的姚啟圣,他的謀略頭腦和才能主要表現在他從軍、從政的謀略思想和一系列政策上。
據史料統計,姚啟圣自康熙十七年擢升福建總督在任的六年間,光是發出有關招撫投誠的昭示宣傳文告就多達二十余種,體現了他以柔取勝和以政治手段謀取臺灣守將回歸的策略思想。
姚啟圣很善于做敵軍的工作,在他任康親王的參謀時,就以計接近叛將耿精忠,曉以形勢和利害關系,使耿精忠歸降清朝,并因此被提升為福建布政使。
二年后,姚啟圣又因策略對頭,積極籌辦軍餉,保障軍事行動供的后勤應有功,而升任為總督。在出任總督不久,就發出命令頒布招撫嘗格十款,發動各階層人士利用鄉黨鄰里親屬的關系開展對敵軍的招撫工作,凡有功者均“具題優敘職銜,補用實缺”,并規定了帶武器、士兵、船只投誠的各種獎賞條款。還鄭重宣布:將一切歧視、壓制海上人員在大陸上親友的政策“亟行禁除”,“以后不許挾怨指稱與海上鎮營族戚以及瓜葛”而進行陷害。
同時,姚啟圣又嚴飭所部官兵:敵軍“凡臨陣拋戈解甲、丟去刀械奔來歸降者,即系降化之人,不許殺戮,更不得詐為生擒,冒混獻功。”他還積極主張對歸降之臺灣鄭氏的官兵要盡力妥善安置和大膽使用。他在給康熙的上疏奏本中請求清廷“酌給投誠官俸,以安反側。”當清政府同意他的意見后,他又具體做出了安置辦法,并親自帶頭做落實的工作。例如他大膽使用施瑯就是很好的例子。
施瑯本系臺灣鄭氏投誠的將領,此人穩重老練并富有實際經驗,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姚啟圣便多次上疏清廷舉薦施瑯,并以身家百口性命保舉施瑯出任剿撫臺灣的主將。施瑯亦不負其望,在以后統一臺灣的過程中建立了不朽之功。
姚啟圣還專門對臺灣老百姓制定出政策,規定:如內地人民流入臺灣者,均聽各歸原籍;如系土著,則聽以仍居臺灣。這其實是為清政府統一臺灣提出的正確政策。
姚啟圣的謀略思想和為清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對臺政策,不僅在當時臺灣軍民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民心,消解了一些敵對情緒,“諸偽將偽兵聞之,爭欲自投來歸,禁不能止?!倍揖哂猩钸h的歷史影響,對中國的統一和民族團結有著積極的意義。
上一篇:失掉善心就是深淵
下一篇:威脅面前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