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力,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一個人如果能夠戰勝自己,就能戰勝整個世界。在培養孩子情商的過程中,父母首先要讓孩子具備的優秀品質,就是自律力。顧名思義,自律力就是孩子掌控和管理自己的能力,每個孩子從呱呱墜地要依靠父母的照顧而生存,到能夠獨立自主,主宰自己的人生,這期間有漫長的道路要走。而擁有自律力,恰恰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為了研究自律力對人的影響,美國一位大名鼎鼎的心理學家,專門針對很多實驗對象進行了自律力的測試。實驗的內容是用美食誘惑實驗對象,告訴實驗對象他們面前的美食只有到下一場實驗才能享用,而很多實驗對象都沒有經受住美食的誘惑,吃了一部分美食。實驗結果顯示,這部分無法經受美食誘惑的實驗對象,在以后的生活中表現差強人意。這個實驗結果告訴人們,唯有高情商的人才能在艱難的境況中堅持下去,而低情商的人哪怕面對小小的困難和阻礙,也會因為僥幸心理的影響輕易放棄。由此可見,擁有自律力的人才能在艱難的環境中能夠堅持下去,更容易獲得成功。
現代社會,絕大部分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一對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然而,要想讓孩子接近成功,最重要的在于培養孩子的自律力,讓孩子養成自我管理的超強能力。和外界的管理力量不同,自律力是由內而外的自我管理力,對于孩子的成長將會起到長期的激勵作用,也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當然,孩子的自律力并非與生俱來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漸漸地孩子才會養成有始有終的好習慣,從而堅持把每一件事情都認真完成,做到最好。
當然,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一味地說教顯然無法讓孩子真正具備自律力。對此,父母可以采取很多種方式讓孩子具備自律力。例如,可以以做游戲的方式讓孩子承擔艱巨的任務,從而激勵孩子排除困難,完成任務。再如,可以在家務勞動中給孩子分配一定的工作,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是家庭的小主人,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具有主人翁意識,也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如果覺得這些方式都過于正式,功利性也太強,不適于幼兒,那么還可以編寫兒歌給孩子唱,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總而言之,培養孩子自律力的方式多種多樣,父母一定要洞察孩子內心的情緒和節奏,這樣才能教育孩子更加積極向上。當孩子擁有自律力,他們甚至不需要外界的力量就能管理好自己,這種主動自發的力量,是比外界的力量更強大、更持久的。
上一篇:腳踏實地,努力就會有收獲
下一篇:裝糊涂,做一個聰明的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