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吃蜜
有一個學僧,恭恭敬敬地請教慈受禪師:“禪者悟道時,對于悟得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慈受:“既是‘悟’道,說不出來?!?/p>
學僧:“說不出來的時候,像什么呢?”
慈受:“像啞巴吃蜜!”
學僧覺得很有道理,但隨即又產生了一個新的疑問:“一個禪者沒有悟道時,但他善于言辭,說得頭頭是道,他說的能夠算悟嗎?”慈受:“既然還沒有悟道,說出的怎算做禪悟呢?”
學僧:“但是他說的聽起來好像也蠻有道理呀,如果不算做禪悟,那他是什么呢?”
慈受:“鸚鵡學舌!”
學僧:“啞巴吃蜜和鸚鵡學舌,有什么不同呢?弟子愚笨,請老師講具體一點兒?!?/p>
慈受:“啞巴吃蜜,甜在心頭,是深深地領悟了禪理,這是‘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鸚鵡學舌,語音雖似,卻毫無意義,這是‘不知’,好像小孩子學說話,并不了解其中的含義。”
學僧:“啊,是這樣,那么面對那些沒有領悟禪理的人,怎么對他們說法呢?”
慈受:“自己知道的給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不要給他知道?!?/p>
學僧:“老師,那您現在是‘知’還是‘不知’?”
慈受:“我現在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也如鸚鵡學講話,講得非常像。你說我是知還是不知呢?”
學僧很受啟發,禮謝而去。
禪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對不知的東西,切不要信口開河。
上一篇:《和尚與禪師》人生哲理小短文
下一篇:《回報一只手的掌聲》人生哲理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