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能匯成大河
“難”也是如此,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
——華羅庚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話在我們小的時候就學習過了,用來表示積累的重要性。其實我們還可以從這句話中看出對于一點一滴的珍視:沒有那些細流,何以來的江海?當生活的洪流滾滾而過,兒時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遙遠,成功顯得那么艱難,這時候,也許你應該聽聽這個故事。
有一個新被組裝好的小鐘表被放在了架子上,它周圍是幾個舊鐘。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鐘表好奇不已,東看看西看看,什么都覺得有意思,它看到周圍的鐘表們都是千篇一律“滴答”“滴答”地走著。
這時,身邊的一只老鐘慢慢地說:“來吧,孩子,你也不能站著,也該開始工作了。”
小鐘表好奇地問:“我的工作是什么呢?”
老鐘仍舊慢慢地說:“嗯,我也正為此擔心著呢,你的工作很繁重,我覺得,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后,就會叫苦不迭,再也吃不消了!”
小鐘表嚇了一跳:“三千二百萬次?這么多?我才剛剛被組裝好,怎么能做這么艱巨的工作呢?不行,我干不了,我做不到的。”
這時另一個老鐘說話了:“孩子,別聽他的。你不用害怕,你的工作非常簡單,只要每秒鐘擺動一下就行了,沒有別的了。”
小鐘表帶著難以置信的神色將信將疑地問:“這么簡單嗎?你不是騙我的吧?”
老鐘笑著說:“就是這么簡單,不信,你可以試試看啊!”
于是小鐘表開始了它的工作,輕松地每秒鐘擺動一次。在不知不覺中,一年多已經過去了,它已經走完了當初那令它害怕退縮的三千二百萬次。
當現實的困難阻攔著我們,讓我們越來越倦怠和不自信,快要放棄努力時,不妨試一試小鐘表的辦法,不要去想遙遠的將來的事,只想著今天我該做什么,明天我該做什么,然后去做好它,這樣,在不經意之間,成功的花香就會飄過我們的窗臺。
一個年輕人一心向佛,其志甚堅,無心留戀塵世生活的他毅然來到古剎剃度出家,希望跟隨高僧領略精深佛法,修得正果。住持見他潛心佛學,孺子可教,便悉心照料。原本剛進寺門的僧眾都要做三年以上雜役方能跟隨前輩僧人研讀佛經,他卻得到住持青睞,破例每日跟隨高僧宣講佛法。每有高僧來訪,他都在末座聽講。
幾個月來年輕人發現自己所聽都是一些日常膚淺道理,無非教人心存善意、寬容待人、修心養性。這和自己幼時在鄉下母親教導的道理大同小異,而自己之所以來到寺中出家為僧,青燈為伴,布衣素食,就是想得到真知,洞悉世間道理,成為博學之士。所以在聽講時再也打不起精神,看著周圍僧眾閉目靜聽,自己不免東張西望,再也難以集中精神來聽解佛法。更有一次居然在晚課時酣然入睡,引得眾人大笑。
住持叫他來到禪房,滿懷失望地問他最近發生了什么事情。年輕人滿懷愧疚,但是仔細地說明原因,自己如何滿懷希望可以得到禪宗高深佛法道理,而所聽的又是如何淺薄易懂,自己無需聽教這些等。住持露出慈祥的笑容,點頭道:“原來如此,既然這樣,你從今以后可以不必再聽講佛法。”年輕人心里一涼,卻聽住持繼續說道:“明日起交給你一份差事,這事對于你參禪悟道幫助甚大,盼你好好去做才好。后面山中樹林與草地上的露水你可曾看到?要你每日清晨去采集,直到兩大木桶齊備后來見我。”年輕人雖然不明白,但是仍然答應,決定依照去做。次日清晨天剛微亮之際他便起身帶桶來到后山,遍地微微發亮的露珠掛滿了青青的草葉,亦有滾于矮樹葉上的。他饒有興致地采集起來,然而遍地晶瑩看似多,實則每天只能采到的不及一碗。然而他本心向佛,決定一直積滿為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多的早起采集,終于采集滿了兩桶露水。
他挑給住持看后,原本以為會得到褒獎,但是住持微笑著問他:“你能看透一顆露珠嗎?”“當然能,露珠晶瑩透明。”住持又問:“那你能透過水看到桶底嗎?”“雖然有些模糊,但是還是能看得清楚的。”他回答道。“好,門前有一個干涸的池塘,你以后每日向那個池塘倒入兩擔水,等池塘滿了以后再來找我。”住持說。這次年輕人不但沒有得到半年來疑惑的解答,反而又得到一件莫名其妙的任務。但是他沒有遲疑也沒有馬虎,開始了挑水注水的工作。
這件事雖然比采集露水累一些,但是也不是難事,只是耗時長久而已。好在他過了幾天便把這事當做了習慣一般,每天認真地把四桶水倒在池塘里。他不斷地倒著,池塘里的水有時候蒸發了,有時候滲走了,但是終于在幾個月后一個干枯的土坑變成了一汪清潭,再倒入水就溢出來了。他興奮地找來了住持。
老住持很是滿意地點點頭說道:“你能看到這潭水的底部嗎?”年輕人聽到了幾乎同樣的問題,當然,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看不到,但是這言外之意卻猜測不著。住持說道:“你可還記得你之前的那兩桶露水和林間草上的露水嗎?每顆露水都是透明的,你可以看清楚那一邊的事物,而透過一桶露水看到的東西就開始模糊了,一潭水時則不可見一物。佛曰,一花一菩提,一葉一世界,這一花一葉正似你所聽之道理,也正如每顆露珠,當露珠匯成滿桶之水,則不為常人所懂,而一旦匯為一潭之水則莫測高深。你不學膚淺之道理何得佛法精深奧妙?不匯涓滴何以成潭水?欲修超然除塵之性,獲勘破世間之智,唯有明小理而成大理。此為修佛之道。”
是啊,一滴露水可以看清楚,一桶水就開始模糊,而一個池塘就不能看透了。我們應該懂得,想要明白人生的大道理,唯有從一個個小道理中去尋求。
心靈感悟
夢想在遠方閃光,我們披星戴月、孜孜不倦地向它靠近,與其精疲力竭地奔波,何不享受每靠近一小步所帶來的快樂。這快樂是一雙翅膀,不僅助你前進更加順暢,更會在你回首來路時,感到由衷的滿足。
上一篇:小小的改變
下一篇:并不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