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來自自律
1
有一部美國的公路冒險電影叫作《末路狂花》,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感覺很驚艷,看到這種生死與共的女性友情,少了幾分脂粉氣,多了幾分仗義,令人心潮澎湃。
這是兩個女性在路上的故事。路易絲是一家咖啡館的女招待,整日忙于工作的她想要來一次短途旅行,就力邀好友塞爾瑪同行。兩人途經阿肯色州的一個酒吧,把車停下進去休息,一個喝醉的男人邀請塞爾瑪跳舞。平時孤獨無聊的塞爾瑪大概是想借這個機會放縱一下,不顧路易絲的勸阻,與這個男人大跳貼面舞,舉止親密,并被對方帶到了停車場。追到停車場的路易絲發現男人企圖強暴塞爾瑪,她從包里掏出槍制止,言語沖突之下路易絲開槍打死了男人。
因為沒有現場證人,缺乏正當防衛的證據,害怕被重判的路易絲和塞爾瑪慌忙逃離現場。自此,原本一場周末的輕松旅程瞬間變成了一場無法回頭的逃亡之旅。一路上,她們盡情發泄平時生活中累積的壓抑和委屈,搶劫便利店,炸毀大卡車,把追蹤者關進后備廂,與陌生人發生不可描述的事情……
最后,決心對抗到底的她們,雙手緊握,微笑著,將車開進了科羅拉多大峽谷。
2
最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喜歡得不得了,覺得路易絲和塞爾瑪的絲巾、墨鏡、口紅、綠色的雷鳥、被風吹亂的長發,全都令人心馳神往。
我羨慕那樣的人生——有說走就走的勇氣,有自由不羈的氣質,有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甚至,有腦袋掉了碗大個疤的魄力!相比起來,我這種被打卡、加班、各種培訓和瑣碎家務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事務牢牢困在城市里生活的職場人,簡直枯燥乏味到了極點。
一直到認識了一個朋友,典型的朋克女,裝扮和思想都非常另類。說起來年紀也不算小了,一直沒有穩定下來。我所說的穩定,并不是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或者結婚買房什么的,而是她的生活,似乎沒有任何規劃。說起工作,她一會兒說想去野生動物園做個飼養員,一會兒又說想開個奶茶店;說起生活目標,一會兒說想去趟南極,一會兒說死后要埋在非洲坦噶尼喀湖旁邊的一棵樹下。總之,這些目標都與當下的生活有點兒遠。
而她當下的生活,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了呼朋喚友,在夜店里玩到半夜三更。有時候也拍個微電影,弄個行為藝術什么的,都是些“不打糧”的活兒。她的生計來源,除了啃老,就是蹭友。當時的我非常羨慕她,覺得這才是上班族永遠也無法企及的自由人生。
有一天,她突然來找我,開著一輛車,讓我陪她去趟天津。那天是周末,北京到天津只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天氣晴好,人又閑著,沒有不去的理由。在天津吃了海鮮,買了炸糕,逛了文化街之后,她突然提出,再走得遠一點兒。
我猶豫不決,她質問我:“你的人生一次都沒有任性過嗎?你就想這樣循規蹈矩到進入墳墓那天嗎?聽一聽你內心真正的聲音吧,天馬行空地活一次,地球不會停轉,天也不會塌……”
我腦子一熱,像被灌了迷魂湯一樣,跟著她一路向西,邊走邊玩,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竟然一直走到了青海。我們不問世事,只沉浸在任性的快樂里面,似乎這樣能一直走到天的盡頭。
3
這件事帶來的惡劣影響不多說了,我用了好幾年的時間去彌補,現在提起來都有點兒臉紅。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我開始無比認真地思索,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自由來自自律。康德說過:“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當一個人缺乏自律的時候,他做的事情總是受壞習慣和即時誘惑的影響,那么他永遠都不會有能力去做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渴望的事情。
說走就走,給自己放個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最低限度也應該安排好手頭的事情,否則,那不是自由,是抽風。
或許有人會說,你這么想,代表你老了。可是一位作家說過這樣的話,我覺得極有味道:死之前會老很久。我們的生活不是公路電影,電影只有90分鐘,一個半小時的幻景幻滅了之后,你還得面對長長的一生。
不靠譜的朋友有很多種,最不靠譜的一種就是,當他們想干什么的時候,希望你能拋下一切。這種“毒草”朋友堪稱劇毒,毒性立竿見影,服一劑就會讓你的生活頓時人仰馬翻。
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生活,我們不可能改變別人的三觀,但如果他的不靠譜傳染給了你,對你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響,那么你就需要調整與他的距離了。
他可以瘋,但你不能狂。
理性而充滿熱情地活著,做一個自律的人,才能活得更加有尊嚴,有質量,才能獲得更長久、真正的自由。
上一篇:自助者天助
下一篇:說好你的故事說好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