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則亂大謀,大不忍則毀全局
李楠在電視臺工作,在大學極為難考的年代,是名校中文系的高材生,所以入職后,臺領導格外厚愛,他也不負眾望,成長得非常快,很快就做到了欄目制片人。在剛剛30歲的年紀,帶著一班人馬,意氣風發地籌備、制作自己喜歡的節目。
他想做自己喜愛的文化類節目,有深度,有思想,有分量,能夠名留青史的那種。正好當時各大電視臺文化娛樂類的節目挺受歡迎,領導也同意了他的設想。
他帶著小組熱火朝天地投入了戰斗,沒日沒夜忙活了一周,信心滿滿地把片子送審,結果領導看了兩分鐘就皺著眉頭說:“這個老太太是誰啊,我都看不下去,聽她一個人東拉西扯一兩個小時,觀眾能喜歡看嗎?”
李楠非常生氣,因為這是學界他特別尊重的一位學者,為了讓老人家同意這次采訪,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領導一句話完全否定了他的付出,還冒犯了這位長者。
他強行按捺住火氣,據理力爭,講了老先生在文化界的地位,強調她是有真才實學的,還講了如果這個節目播出對電視臺的文化形象將有多大的提升等等。雖然他態度很差,也許是他口才好,也許是一直以來領導對他較為信任,領導最終同意先播出試試看,他凱旋而歸。
節目如他所愿播出了,也許是曲高和寡,也許是娛樂性太差,收視率低得慘不忍睹。但他堅信,如此高雅有品位的節目,一定能得到認可。
但是領導可不這么想,把他找來談話,要求節目停播,換成綜藝節目。他再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這一次,領導不為所動,強硬地要求他照做。
眼看好話說盡還不行,他沖著領導吼起來,大意是說領導外行指揮內行,完全沒有文化素養和家國情懷,只關心收視率,只喜歡那種沒有營養的垃圾娛樂節目,這樣下去早晚會把品牌毀了,云云。他酣暢淋漓地發表完演說,揚長而去。
當天下午,所有人就收到消息,他被取消制作人資格。沒有什么比一個風華正茂、心比天高的年輕人無事可干更難熬的了。因為他的處境非常尷尬,名氣不大不小,跳槽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這個平臺就一無是處,離開這個行業又沒有從頭開始的勇氣。
再加上,那時候他已經結婚生子要還房貸,被妻子念叨了好多天,他終于打消了一拍桌子瀟灑離去的念頭,為五斗米折腰,繼續留任,然后被無限期打入冷宮。
如今已經十多年過去,眼看同學同事一個個早已評上高級職稱,他還是副高,一直被晾著,工作就是審審電視劇,足夠清閑,可也足夠無聊。已經四十多歲的他,這一生眼看也就要這樣了。
雖然直到現在,提起當年自己制作的片子,他還是一臉自豪,認為擱在今天也同樣優質,毫不過時。但是那又怎樣,他的前途盡毀,片子不能播出,也無法發揮應有的價值。
在我看來,身為一個高顏值有才華的青年才俊,人生的前半程過于順利,絕大多數時間他都是對的,再加上眾人偏愛,使得他在忍耐這一課上有所缺失,以至于他在職業生涯的重要關頭,沖冠一怒,直接導致了后半生的悲劇。
當忍則忍,當怒則怒,我從不否認這一點。只是,有太多人不能把握這個“當”,每當他們因為不能控制情緒而不肯忍耐時,就給自己找借口說這是真性情,是耿直,是身懷浩然之氣。冷靜下來以后請你捫心自問,真的是這樣高尚嗎?真的就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嗎?
如果你20多歲血氣方剛,不能忍耐,可以說是少年意氣。
但如果你已經步入中年依然不懂忍耐的真諦,依然把它當作無能,仍然難以自控,那才真是無可救藥。你的人生能走多遠,庶幾可下定論。
誠然,忍耐的滋味并不好受,快意恩仇想罵就罵不爽就走更符合人的本性,但人之高貴不正在于能夠克制某些有損大局的行為嗎?
在那條通往光榮與夢想的道路上,黑暗與陰冷、恐懼、屈辱等所有讓人難過的東西,誰都不喜歡,也沒人能習慣,只是,有人學會了克制與忍耐,有人選擇爆發與離開。
他們忘了,把最壞的日子忍過去,剩下的就是好的了。
上一篇:完美女孩的字典里沒有“嫉妒”
下一篇:小別勝新婚,距離產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