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不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俗話說: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生活是不完美的,更不會那么盡如人意,這是自然規律。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缺點。而事物也正是因為不完美才散發出另一種魅力,比如維納斯,因為斷臂而美麗。生活有了殘缺,才使我們的生活有夢想,有希望。因此,不完美并不是什么至關重要的事,只要你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快樂的自己,一步步向成功邁進就可以了。而當我們為夢想和希望付出努力的同時,我們就已經無愧于心了。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有一個人對自己坎坷的命運實在是不堪忍受了,于是開始在家祈求上帝改變自己的命運。上帝被他的誠心打動,對他承諾說:“如果你能在世間找到一位對自己命運滿意的人,你的坎坷命運即可結束。”此人聞后如獲至寶,開始他尋找的歷程。
有一天,他走到一所皇宮,見到里面的皇帝,他問:“皇帝,您有至高無上的皇權,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您對自己的命運滿意嗎?”
皇帝嘆道:“我雖貴為國君,卻日日寢食不安,時刻擔心有人篡奪我的王位,擔心國家是否能長治久安,擔心我能否長命百歲,唉,有時想想,還不如一個快樂的流浪漢!”
這人又去找了一個正在曬太陽的流浪漢,問道:“你可以不為國家大事操心,可以無憂無慮地曬太陽,連皇上都羨慕你,你對自己的命運滿意嗎?”
流浪漢聽后大笑,說:“你開什么玩笑,我一天到晚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怎么可能對自己的命運滿意呢?”
就這樣,這個人走遍了世界的每個角落,問遍了各行各業的人,所有人說到自己的命運時竟無一不是搖頭嘆息、口出怨言。最后,這個人終有所悟,他明白了生活是不完美的,后來他不再抱怨生活,而是腳踏實地地開始為自己的生活努力打拼。最終,他靠著辛勤的付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其實,生活本就是不完美的,當你心態積極而平和地努力接受命運的考驗時,就算不如意,只要坦坦蕩蕩,真真切切,平平靜靜,快快樂樂,同樣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挫折、磨難,是生活的規律,即便你能夠幸運地成為少數可以攀登到頂峰的“稱心如意”人,你所經歷的寂寞和苦難也不會少。
生命里拂拭我們的不只是和暖的春風,還有冬天的雪花。托爾斯泰說:“人需要在堿水、血水、清水中泡三次才能完美?!狈▏骷矣旯f:“苦難能孕育靈魂和精神力量……”達·芬奇說:“不經受巨大的疾苦,就得不到完美的生活?!眮喢滥醽喼V語說:“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p>
從上述名言可見,生活是不完美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應感謝生活的種種不如意,因為它能磨煉出我們堅強的意志,促人奮發,使人清醒,讓人感悟到平常情況下難以得到的人生真諦。
蘇東坡,無論是在才華、學養方面,還是在成就、影響方面,都很讓人們敬佩。他少年得志,與弟弟蘇轍同榜中進士,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極口稱贊,也得到當朝皇帝的賞識。但進入仕途后,由于他卷入了新舊勢力黨爭的激烈旋渦中,從此仕途坎坷,被一貶再貶,越貶越遠。然而,蘇東坡在仕途失意、生活極其艱難之時,始終能保持一種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達觀胸懷,他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一生中撰寫了2000多首詩、300多首詞和不少散文,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面對“食無肉,病無藥,居無所,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日啖薯芋”的殘酷現實和窘迫的生活,既能面對現實,又能超脫現實,以一種詩意的、藝術的審美態度來看待自己的人生逆境。
在惠州,他曾自解道:“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做嶺南人。”在儋州,他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盡管他的詩詞文在當時被列為“禁書”,但還是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傳抄、誦讀。他真正做到了生活不完美,自己內心盡量追求完美。這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更是一種超脫的人生境界!
每個人都會有遭遇不幸和挫折的時候,只要懷有一顆“平常心”,就不會抱怨,而是努力;就不會哀嘆,而是發奮。倘若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仍然沒有擺脫困境,也不會感到遺憾。生活中,盡善盡美是童話故事書中出現的情景,人生必須通過努力,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上一篇:不論干哪一行,都不能低估修養的重要性
下一篇:丟掉誠信,就丟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