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其實是無謂的擔心
德國的一位哲學家曾講過這么一段話:沒有什么情感比焦慮更令人苦惱了,它給我們的心理造成巨大的痛苦。而焦慮并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追求快樂是人類的本能。因此,通常來說,憂慮是無謂的擔心。我們要徹底擺脫使人苦惱的憂慮,就要選擇平靜身心。
這種自尋煩惱的現象,就是“現代焦慮癥”。那么,這些杞人憂天者到底憂從何來呢?
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人們不再為吃穿發愁,社會適應能力減退,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產生焦慮癥。
任何心理問題都不是絕對的,不同的心理障礙之間都有著某些聯系。杞人憂天者找到自己的癥結所在,學會凡事往好處想,焦慮的癥狀就能逐步得到改善。
對此,我們應積極尋求克服焦慮的的心理策略,如下面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或許有助于你早日擺脫焦慮。
1.挖掘出引起焦慮和痛苦的根本原因
研究發現,很多焦慮癥患者患病是有一個過程的,他們的潛意識中長期存在一些被壓抑的情緒體驗,或者曾經受到過某種心靈的創傷,并且,這些焦慮癥狀早以其他形式體現出來,只是患者本人沒有對自己的情況加以重視。因此,生活中的我們,一旦發現自己有焦慮情緒,就應該學會自我調節、自我調整,把意識深層中引起焦慮和痛苦的事情發掘出來,必要時可以采取合適的發泄方法,將痛苦和焦慮盡情地發泄出來,經過發泄之后癥狀可得到明顯減緩。
2.盡可能地保持心平氣和
有句俗語叫:欲速則不達。要擺脫焦慮最忌急躁,當然,對于那些有焦慮癥的患者,這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要知道,你的擔憂是不必要的,因為它們發生的概率很小,不必要自尋煩惱。
3.凡事做好最壞的打算
對于潛在的危險、威脅、恐懼等,最好的辦法是,從心理上做最壞的打算。通常,為了消除高中生的高考焦慮,心理醫生會與來訪的學生一起討論高考失利或落榜的后果及其落榜以后的打算,道理就在于此。把失敗考慮在前,有利于以放松的心態參與競技。這樣,你就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應對不測。
4.必須樹立起自信心
那些易焦慮的人,通常都有自卑的特點,遇事時,他們多半會看低自己的能力而夸大事情的難度;而一旦遇到挫折,他們的焦慮情緒和他們的自卑心更為明顯,因此,在發現自己的這些弱點時,就應該引起重視并努力加以糾正,決不能存有依賴性,等待他人的幫助。有了自信心就不害怕失敗,如果十次之中成功了一次,就會增添一分自信,焦慮也退卻了一步。
5.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并全身心投入進去
很多時候,人們杞人憂天的原因,就是逃避現實,比如覺得某些事情危險,就不去做了。可當你投入做事情的時候,其實很容易忘記焦慮。
人生的平淡和起起伏伏都是一種生命的軌跡,而只有內心平和的人才能體味其中的真諦,因此,我們不妨以平常心看待生活,用心去享受簡單生活中的快樂、幸福!
上一篇:有主見,成就真實的自己
下一篇:柳暗才能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