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積極的情緒
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tài)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wěn)定,此亦長壽之道也。
——季羨林
生活中,大家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在觀看一場扣人心弦的體育比賽時,你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比賽的進展而產生興奮、緊張、激動等情緒;當你在工作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你會感到煩躁、焦急;當你成功的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后,你就會感到輕松、欣喜;當你面對對手的挑釁時,你會產生憤怒的情緒;當你遇到困難時,你會覺得無助;當你失去親人時,你會痛苦、悲傷;當你得到一個夢寐以求的東西時,你自然會感到開心、滿足……其實,這些感受上的各種變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緒。
有一項研究顯示,在3000年的歷史、整個地球表面、人類的主流宗教和哲學中,每個人都應具有有六種品質,即智慧與知識、勇氣、愛與仁慈、公正、容忍及精神性。
這項研究實際上早已向尋找成功和幸福生活所需的品質方面轉化了。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是向人們傳授優(yōu)點和美德,帶給人們長遠幸福的關鍵性因素。
人生有時就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不同的心態(tài)去面對各種關系,進而決定了你在關系中的狀態(tài)。觀察一下身邊的朋友,有的人整天抱怨這個,埋怨那個,人際關系一團糟。問題出在哪里呢?一個重要原因是待人處世的心態(tài)不好,處理關系的角度不對。
那些對生活充滿抱怨的人,可能面對著很大的工作壓力,或者家庭生活中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問題是,他們沒有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沒有調解自己不良的心情,結果讓抱怨充斥了內心,并宣泄到身邊的人和事上,惡化了人際關系,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愛默生晚年時,曾有一位鄉(xiāng)下的年輕人前來拜訪他,青年把自己寫的幾頁詩稿拿給愛默生,愛默生讀過后,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有才華,決定憑借自己在文學界的影響大力提攜他。
愛默生把那幾頁詩稿推薦給文學刊物發(fā)表,可惜反響不大。他在給那位青年的書信中寫道:“希望你可以繼續(xù)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并寄來。”就這樣,愛默生和青年詩人開始了書信來往。愛默生很欣賞年輕人身上那股對文學的熱情。他在與友人交談中經常提起這位年輕人,而且對年輕人贊賞有加。
過了不久,青年詩人在文壇有了一點小名氣,他的作品也發(fā)表于各大刊物。可是,這位鄉(xiāng)下的青年詩人從這以后再也沒有給愛默生寄詩稿來,愛默生每次寫信催促,他總是用各種理由搪塞。
幾個月后,愛默生在一個文學聚會上,見到了那位青年詩人,問他:“這幾個月來,你怎么沒有給我寄詩稿呢?”
青年詩人回答說:“我最近在寫一部長篇史詩。”
愛默生覺得有點可惜,繼續(xù)問道:“你的抒情詩寫得很有特色,你的才華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如果這時放棄了,豈不可惜嗎?”
青年詩人肯定地說:“要成為一個大詩人必須要寫出一篇出色的長篇史詩,若是一味地寫短篇詩文,這樣小打小鬧的,就只能不溫不火,毫無意義。”
愛默生聽了青年的話,有點不高興了,說:“你認為寫短篇詩文就是小打小鬧,毫無意義嗎?”
誰知青年人決絕地回道:“是的,我是個大詩人,不可能一輩子寫那些無趣的小詩文,最近我的心情大好,我一定能寫出傳世之作。”
愛默生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問:“那么,你的大作何時能完成呢?”
青年說:“我現(xiàn)在的靈感不錯,靈感來了,自然完成的就快。”
愛默生無奈地說:“這樣的話,那好吧,你是個很有才華的詩人,希望你的大作品早日完成,讓更多的人領略你的文采。”
青年在這場文學聚會上,忙得不可開交,逢人便大談他的大作品,鋒芒畢露。
此后,愛默生就再也沒有關于那位青年詩人的消息了。
后來,愛默生突然接到了青年詩人的來信,信中說:最近一段時間由于心情欠佳,沒有靈感,所以創(chuàng)作也被擱淺了。可惜的是,由于長時間沒有寫短篇詩文,所以就連原本擅長的詩文也沒有心情去寫了。
聰明的人不會把做事情的動力大小歸咎于心情的好與壞,也不會讓壞心情一直持續(xù)下去,更不允許壞情緒阻擋自己前進的腳步。他們總是能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方式,將情緒調節(jié)到健康良好的狀態(tài),因此,他們總是比較容易獲得成功的青睞。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順心、開心,遠離挫折和磨難。但命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知何時何地,某些痛苦或苦悶就會隨之而來,在痛定思痛之后,千萬不要讓自己深陷于挫敗感中而無法自拔,而是要為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努力的奮斗。
情緒積極還是消極不只是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而且還會影響到人的健康。正如季老所說:“心態(tài)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wěn)定,此亦長壽之道也。”
美國著名家庭經濟學家海倫·科特雷克研究發(fā)現(xiàn),積極良好的情緒,能保持人的精神與身體的健康,短暫的消極情緒不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但是,長期消極和不愉快的情緒,就會對人的健康帶來損傷,嚴重時還會引起某些疾病,如胃潰瘍、十二指腸等胃腸疾病。
科特雷克表示:經常在緊張狀態(tài)下生活的人,他的器官,特別是全身肌肉,會消耗比平時多出1~2倍營養(yǎng)素和氧,與此同時,還會產生比平時多得多的廢物。而且,要排除這些廢物,內臟器官得加緊工作,又必須消耗氧和營養(yǎng)素,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
經常有負性情緒的人,他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指令傳導會長期受阻,這會導致胃中消化液分泌大量減少。而人一旦缺少消化液對胃壁的刺激,就會食量銳減。即使勉強地進食,還是會出現(xiàn)胃部脹痛、腹瀉等不良情況,致使營養(yǎng)素在體內的停留時間變短,無法供給身體成長的需求。
盡管有的人尚能進食一些含高營養(yǎng)素的食物,但最終還是會因為自身的消化吸收利用受限,難以獲得健康的體質。另外,由于體內營養(yǎng)素缺乏,身體會不舒服,而這些生理不適,又會加重其心理的不適,使抑郁的情緒加重,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可見,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tài),有助于自己早日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還有利于保持生命的健康成長。
所以,無論我們是為了擁有健康的體魄,還是為了擁有輝煌的事業(yè)和幸福的人生,都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tài)。銘記季老的勸告:“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這不僅能夠激勵自己早日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而且能為自己贏得一份好心情,何樂而不為呢?
上一篇:作出決定,立即行動
下一篇:做一個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