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的完美主義會成為成功路上的阻礙
生活中,當人們提到“完美主義”這個名詞時,難免會表現出一些得意。例如:“我這個人呢,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過于完美主義。”之所以他們會這樣自我評價,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完美主義”是一種正面的性格特征。而其實,這些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準確地來說應該體現在兩個方面:完美主義的努力和完美主義的擔憂,也可以理解為積極的完美主義和消極的完美主義。積極的完美主義,主要是嚴格的自律和高職業道德;消極的完美主義,則代表了過度自我批評以及滿足感的缺失。從古至今,有許多成功的人士,他們大多屬于積極的完美主義,他們追求完美,但這份對完美的渴求卻沒有成為他們成功路上的障礙。
積極的完美主義,對人和事都有一定的正面促進作用。通常積極的完美主義者一旦定下目標,就要堅持下去,對事情永遠希望做到盡善盡美,他們會更多地關注事情不好的一面,然后努力去彌補不足之處,從而促成整件事情的順利結束。當然,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他們對完美的追求不會影響到事情本身。
然而,消極的完美主義,是一種對自己和事物的苛求心理,過于追求完美而導致做事效率低下,人的執行力也受到影響。并且,消極的完美主義者總是內心焦慮,他們通常會認為自己再好也不夠好,一種對卓越的完美追求,導致他們缺失了“自我關懷”。有完美主義心理的人或許沒認識到它的破壞性,然而,大量的研究發現,完美主義者和自殺之間存在危險的相關性。因為他們不會在沖動之下做事情,總是小心行事、善于計劃,一旦他們下決心結束生命,典型的性格特征會讓自殺更容易成功。
消極的完美主義還容易導致抑郁癥,現實生活中的諸多壓力對于抑郁癥的影響,會隨著人們追求完美的程度提高而加劇。簡單地說,就是如果一個人常常去關注事情違背其愿望發展的那一方面,那情緒就會常常遭受打擊,從而加劇患抑郁癥的風險。
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消極的完美主義的破壞力,他們更多的是希望完美主義可以幫助自己實現成功,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因為從一開始就阻礙人們的是那些對失敗的恐懼、對無法達到自己預期的恐懼,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會通過不良的應對機制來面對壓力,也就是盡可能地回避。例如一個成績平平的人,他們對于自己是否考出優異的成績沒有太大的焦慮感,根源在于他們認為自己沒辦法完美地完成任何事,于是選擇了不去嘗試。而且,在做事過程中,他們往往由于小挫折,或者害怕犯錯而感到焦慮,從而影響進一步完成任務。過度的完美主義情結,讓他們對自己有著幾乎不可能做到的高標準,以至于即使在旁人看來他們已經很成功,但是他們依然沒辦法感到快樂。
完美主義者身上有太多的標簽,如果在一個人身上出現了大部分的個性化標簽,那么表示這個人追求完美主義已經開始走向消極的一面了。
1.反復做事,卻效率低下
生活中,那些積極性強的人往往很努力,而且做事效率很高。但對于典型的完美主義者而言,他們非常糾結于一件事情的完成,一篇稿子改了無數次依然覺得不滿意,一件工作做了很多天依舊覺得不夠好。由于過分追求完美,所以做事效率比較低。
2.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完美主義者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此來掩飾自己的不完美。他們內心十分害怕受到來自別人的批評,為了避免這樣的評價,他們會盡可能維持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形象。
3.常常感到焦慮
完美主義者由于對自己和他人有過高的要求,事實上自己很多時候并不能達到高期望,而他人也會因各種情況無法達到高標準,所以他們常常感到煩躁不安。
4.做得不好是能力不足
誰也避免不了犯錯,只要我們能在錯誤中成長。然而,完美主義者卻不這么認為,在他們看來,只要一件事沒做好,他們就很懊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哪怕是很小的一個挫折,也會給他們帶來強烈的挫敗感,如果是遭遇大的難題則會讓他們產生嚴厲的自我批判。
5.感受不到自我價值
完美主義者經常感受不到自我價值,他們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成績而感到驕傲,即便他們已經成功地完成很多事,他們依然不覺得自己成功了。
6.即使成功,也感受不到多少快樂
對完美主義者而言,不管自己贏得了怎樣的成就,他們都很難高興起來,即使別人覺得他們每天做得已經很好了,但是他們似乎總是能找到不滿意的地方,他們經常會說“我應該做得更好的”“還是怪我這里沒考慮到,否則現在的結果應該更好”。
上一篇:活著就要有趣,有趣才是活著
下一篇:激勵自己,樂觀向上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