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感恩,珍惜別人的愛和關心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聽到爸媽抱怨孩子不懂事,孩子抱怨爸媽太啰嗦,男生抱怨女生不懂溫柔。女生抱怨男生過于霸道;在工作中,也常出現上司抱怨下屬工作不認真,下屬抱怨上司不體諒。其實,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生活缺少了一份感激之情,總是抱怨自己的不如意,而沒有留意那些值得紀念的幸福時光。當抱怨越來越多,當感激之情越來越遠,慢慢的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暴躁。
譚香是公司里的一個小職員,年輕漂亮,但是工作經驗很少,很多事情都要向同一個辦公室里的琳琳姐請教。那位琳琳姐是個熱心腸,譚香一遇到問題她就非常積極地提出建議。后來譚香習慣了她的幫助,有時候竟然忘了說句謝謝。后來,琳琳姐生病住院了,醫生說需要休養半年才行。
琳琳姐不來上班了,譚香心里空蕩蕩的,好像少了一些什么,但是又說不出來。但是,每當遇到問題的時候,譚香都覺得有琳琳姐在實在是太好了,什么問題都可以向她請教。有一次,譚香對一種貨單實在是不知道怎么處理,想去問別的辦公室里的人,又不好意思,自己研究了一上午也不知道怎么辦。最后鼓足勇氣去向別的辦公室里的人請教,迷津解開了,譚香對人家千恩萬謝,心想真應該感激琳琳姐那么無私地幫助自己,也真該慶幸有那么一位好同事。
半年之后,琳琳姐終于回來了,譚香高興地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譚香非常珍惜和琳琳姐相處的日子,什么活都搶著干,遇到問題兩人一起解決,就這樣,兩人同心協力,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琳琳姐覺得和譚香在一起非常開心,工作中一點煩惱也沒有,身體也變得健康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別人對自己的好心幫助視為理所當然,朋友樂于與我們交往,一些小事情,當然幫得十分樂意。但是,誰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好心得不到好報,一次兩次也許還可以忍受,但是漸漸地就會用光交情。那時候,朋友似乎不再那么樂意助人了。所以說,我們不要把對方的愛看作是理所應當的,沒有誰應該對誰好,如果你身邊有一位樂于助人的人,請你一定要善待他。
人們在生活中心存感激,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對未來,對社會發展充滿希望的心態,也是人的一種處世性格。能做到這一點,就會少了很多的煩惱和不滿,也就少了很多的迷茫,永遠對生活心存感激,讓自己的生活永遠充滿快樂和幸福。
相反如果不懂感恩,你就會馬上陷入一種糟糕的境地,對許多客觀存在的現象日益挑剔甚至不滿。如果你的頭腦被那些令你不滿的現象所占據,你就會失去平和、寧靜的心態。久而久之,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消極,心情也會越來越雜亂。
心存感恩,你才能挖掘更多的美,更懂欣賞美。人生不如意之事很多,如果我們能摒棄其間的不快,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那么,即便身處荊棘,你也能活得快樂、幸福。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開始一天的生活,這一天將不再乏味枯燥,而成為令人激動的創造和奉獻。
1.知恩圖報
動物尚且知道“知恩圖報”,人在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以后更是應該懂得去感恩,這也是一個有良知的人應有的舉動。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朋友的幫助、兄弟的關心,乃至于大自然所給予的一切,我們都應該心懷感激之情。
2.送點禮物給對方
也許你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激,你可以請對方吃頓飯,送對方點小禮物。雖然只是一種形式,但是表示了你的心意,對方也能感受到,知道你是在乎他這個朋友的。大家應該牢記一句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用人格魅力感染身邊的人,你才會更加受人喜歡。
3.換個角度看問題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生活辜負了自己,這時不妨嘗試換個角度,在痛不欲生前,給生活一個微笑。這不容易做到,但過去并不總是預言著將來,幸福也并不總是虛無縹緲,生活也許聽過我們之前的每一句牢騷,但它還沒有看到我們今天的表現,不是嗎?
當一個人施舍或幫助另外一個人的時候,是一種付出,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奉獻。真心付出的人,很少會考慮今后要討回曾經的付出。在付出的時候,他們在內心已經收獲了給予的快樂。施予與接受不是借貸關系,是一種傳遞關系;在給予中傳遞愛心,在回報中感受幸福。
上一篇:引導孩子的好勝心
下一篇:心若安然,世界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