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
逆境是一種人生挑戰,在壓力的促使下,人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從而發現自己的潛能,肯定自身的價值。而一些人好像就是為逆境而生的,順境的時候,他們好像就提不起精神來,若是一旦遇上逆境,有了壓力,則會精神百倍,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與逆境抗爭著。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有環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事業失意的時候,這時候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人生沒有失敗,只有放棄。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要背負經歷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既然是天生注定,今生的苦樂就是難以避免的。
假如做生意順利一點,那可以賺取很多的錢;一旦運氣不好,日子就有可能過得艱苦一些。若是你不夠堅強,那當逆境來臨的時候,就可能會選擇匆匆結束這次旅行。假如我們足夠堅強,那逆境又算得了什么呢?
挫折教育就是指家長有意識地創設一些困境,教孩子獨立去對待、去克服,讓孩子在困難環境中經受磨煉,擺脫困境,培養出一種迎著困難上的堅強意志及吃苦耐勞的精神。
挫折是當孩子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不能達到目的時所產生的情緒狀態,人的一生可以說是與挫折相伴的。困難和挫折,對于成長中的孩子而言,是一所最好的大學,而父母給孩子過分的溺愛和保護,會讓孩子缺少參與、實踐的機會,缺乏苦難的磨煉和人生的砥礪,所以,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脆弱,遇到一點點挫折就灰心喪氣、自暴自棄,從而失去信心。
小貼士
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的逆境大多是指在學習和生活中受挫,那他們的受挫原因大致有哪些呢?有這樣幾點:
1.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許多中國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讓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委屈。他們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所以幾乎包辦了其他所有事情。父母將孩子在家庭范圍內承受挫折磨煉的機會降低到了最低。盡管這樣的父母用心良苦,不過結果卻往往是相反的。因為對孩子的過度關心、過度保護、過度限制,讓孩子缺少磨煉,最后讓其形成一種無主見、缺乏獨立意識、依賴父母的心理。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逆境就會束手無策、心灰意冷,心理承受能力很低。
2.情感上的困擾
孩子們的情緒情感的深刻性和穩定性盡管在發展,不過依然有外露性,表現為比較沖動,容易狂喜、暴怒,也很容易悲傷、恐懼。對孩子來說,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順利時他們得意忘形,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因為理智和意志比較薄弱,而欲望較多,假如家里不能滿足其要求,孩子就會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并且忍不住發脾氣。
3.學習上的煩惱
當前,在中國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們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提出了很多不符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的過高期望,再加上頻繁的考試、測驗、作業、學業競爭,孩子們的心理壓力很大,這讓孩子們不敢面對失敗。沉重的學習負擔和強大的思想壓力,讓孩子們精神非常緊張,長時間處于焦慮不安之中。
4.人際關系方面的困擾
隨著孩子的心理發展和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強烈地渴望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內心世界,所以產生了相互交換情感體驗,傾訴內心秘密的需要,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尊重、信任。不過有的孩子因為個人特點,在人際交往上遇到障礙,自以為是,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結果在人群中很不受歡迎,這樣的孩子容易感到孤獨。
上一篇:哪有什么完美,擁抱簡單的幸福
下一篇:女兒的性教育工作,父愛不可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