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習和思考相結合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告訴我們,每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要勤于思考,把學習和思考相結合,這樣才能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好,才能學以致用,快速成長和進步。如果只顧著埋頭苦學,卻從來不會主動思考,則必然導致學習變得很懈怠,不但沒有收獲,反而會導致疑惑叢生。俗話說,舉一反三,也正是這個道理。古今中外,不管是哪個國家還是民族,對于學習與思考的深刻認知都驚人的一致,例如,德國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康德就曾經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這與孔子對于學習的觀念非常一致,也告訴我們,學習必須與思考相結合,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剛剛降臨人世的小生命只能主動學習生存的基本技能,而對于知識和經驗的學習,則需要在后天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深入思考,才能有所發現,有所收獲。然而,對于這些知識的學習也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死記硬背,必須講究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接納和吸收,才能讓知識為我所用。人并非生而就能理解和掌握很多的知識,唯有更好地學習和成長,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才能讓自己更加強大。這和吃飯是一樣的道理,把美味的食物吃到肚子里,卻不能消化,那么就無法吸收食物里的營養。只有經過消化吸收,才能從食物中獲取養分,這樣才有益于身體的健康成長。
任何時候,學習與思考都必須相互伴隨,只有深入思考,我們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汲取更多的養料,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一個人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吸納和積累知識的過程,就是不斷深化學習、讓學習更進一步的過程。在思考之后再學習,能讓學習事半功倍;在學習之后再進行思考,則思考會更加深刻。現代社會,知識呈現出大爆炸的形式,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我們要想與時俱進,必須學會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從而從內心深處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真正感受到思考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唯有堅持不懈,無所畏懼,才能勇攀知識的高峰,才能在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一天深夜,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盧瑟福在休息之前巡視各個實驗室,發現有一個實驗室里還亮著燈,為此他走過去看。這時,他看到有個學生正在實驗室里全神貫注地做試驗,對于外界的一切事情都無知無覺。盧瑟福走到這個學生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學生這才發現盧瑟福的到來。盧瑟福問學生:“夜深了,你還在忙活什么呢?”學生恭敬地回答:“老師,我在做試驗。”盧瑟福又問:“這么晚了你還在做試驗,那么你一整個白天的時間都在做什么呢?”學生毫不遲疑告訴盧瑟福:“老師,我上午和下午都在做試驗,一整天都沒有離開實驗室。”說這番話的時候,學生臉上明顯帶著自豪的神情,他想:我這么認真,老師一定會表揚我的。然而,盧瑟福沉思片刻,表情嚴肅地質問學生:“如果你把一整天的時間都用于做試驗,那么你還有時間針對實驗的情況和結果進行深入的思考嗎?如果沒有思考,你又從哪里得到收獲呢?”聽了盧瑟福的指責,學生陷入沉思。
的確,即使是科學家,也不能一味地埋頭于實驗,而對于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者實驗的結果從來不加以思考。只有開動腦筋勤于思考,才能辨別知識的真偽,才能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長和收獲更多。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先進行思考,才能提出問題,才能從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學習契機。在學習中,孩子還可以和父母、同學、老師一起探討各種問題,這樣一來,學習過程自然更加順利,學習可以有的放矢地開展,最終事半功倍。
當然,學習的方式要不拘一格,很多男孩只顧著學習,而忽略了生活和娛樂。實際上,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未必只能通過學習的方式去接納和吸收知識,在生活中,還可以做到寓教于樂,邊玩邊學,這樣把學習與生活融合起來,全方面覆蓋,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這對于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如今有很多孩子都養成了很強的依賴性,習慣了填鴨式教學。如果男孩能夠發揮聰明才智,改變思路,端正學習的態度,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則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俗話說,心靈手巧,在學習過程中,還要發揮手的作用,做到靈活動手,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加出類拔萃。
上一篇:抄寫與默寫的區別
下一篇:把握當下,珍惜今天的奮斗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