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真的是你想多了
我們看一下這樣一個情境,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情況:因為朋友的生日聚會,你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并留下了聯系方式,但是每一次你看到她,她都表現得好像不認識你。事實上,她看起來就像對你視而不見一樣,你開始覺得很不舒服,想著:“這個人是不是故意的?裝什么裝?”于是,你越來越反感她,以為對方覺得你不配跟她做朋友。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她會如此冷淡,可能有其他原因。
或許這個朋友太忙了,根本沒注意到你;或許她的眼睛近視,沒看清;或許她正在思考問題,壓根沒看到;或許她和你想的是一樣的……
總之,這位朋友的行為或許不是針對你個人的。
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敏感,一個人心理過于敏感的時候,總是會疑神疑鬼,想東想西,拿著自己的小心思去揣測別人,把事情想得很壞很糟糕,從而越發煩悶。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面對問題時都有這種很奇怪的想法。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神經過敏而陷于人生困境。如果大家不懂得及時控制這種消極情緒,那會活得很累很累。
陳凱,精明能干,深得領導的器重,一直被委以重任。雖然這幾年,陳凱給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并且處處為公司著想,但是王經理只是象征性地給他漲了幾次工資,多發了一些獎金,在開會的時候多表揚了幾句。陳凱感到很郁悶,他想等到年底再說,如果領導再不給他升職,他就不想在公司繼續干下去了。
時隔不久,公司遇到了一個大客戶,為了保險起見,王經理讓陳凱這位工作多年的老業務員去談業務。業務進展得很順利,陳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非常迅速地把這筆業務談成了。
王經理自然很高興,在和客戶吃飯的時候,對方夸陳凱能力出眾,于是隨口講了一句:“陳凱這種人才,你可一定要看好啊!小心我把他挖到我們公司來。”其實這本來就是一句玩笑話,王經理卻多了個心眼,以為陳凱準備跳槽。
為了留住陳凱這位得力干將,他準備提拔陳凱,但是在給總公司遞交報告時,他又開始擔心起來,如果陳凱將來升到自己的位置上去怎么辦?另外,他還有一個心思,他覺得陳凱這么快就把業務談下來,也許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如果將來陳凱用這種手段算計自己,怎么辦呢?想來想去,部門主任的位子最后落到了另外一個年輕人的身上,而這個年輕人,居然還是陳凱當初手把手教會的徒弟。
陳凱非常生氣,于是他提出辭職,王經理也沒有挽留,隨手就在陳凱的辭職報告上簽了字。陳凱見這位王經理如此絕情,二話不說,立刻答應某公司聘請自己的要求,第二天便到別的公司去上班了。
等到這個時候,王經理才慌了手腳。陳凱這一走,帶走了許多客戶不說,他暫時也找不到像陳凱這么能干的人。當季度結束的時候,他由于沒有完成計劃而受到上司的批評,還被降了職。他多疑的性格導致陳凱的離開,也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過于敏感的人,精神常處于高度緊張之中,往往憑自己的想象、好惡來認識周圍的一切;把自己看得很重,容不得別人的合理沖撞,對恩恩怨怨這類事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老是放不下他人對自己的態度,活得很累,自身消耗很大,影響工作、生活和友誼。
那么,我們怎樣做才能改善自己敏感的心理,保持良好情緒呢?
1.不在意他人的評價
很多人害怕別人的眼光和評價,總覺得對方在笑話自己,因此感到緊張、窘迫。想克服這種敏感心理,最好的辦法是用你的眼波接住對方的眼波,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就是自己,可以自如地生活在千萬雙眼睛織成的人生網格里。
2.遇事大度一點、豁達一些
為人處世要“大智若愚”,要心胸寬廣,遇事大度一點、豁達一些。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打拼一番,一定要與他人保持融洽、和諧的關系,具備寬宏大量的風度和修養,切不可總是小肚雞腸,對任何事物都過分敏感。有了這樣的態度,成就一番事業,就指日可待。
3.放開自己的內心
要學會開放自我,只有獲得友誼,才能令身心獲得歸屬感,走出自我封閉。通過交朋友,從中獲得鼓勵、信任、支持和安慰,滿足各種心理需要,培養正確的自我意識和合群個性,學會與人合作和相處。
4.不要總是疑神疑鬼
敏感的人喜歡猜疑。改善敏感心理的另一個方法是自我暗示法,當你懷疑他人在一旁議論你時,首先弄清楚自己的懷疑有沒有事實做依據,假如沒有事實根據那就是你疑心生暗鬼,就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要胡思亂想。
偏見會讓人變得格外可怕。如果你總是敏感地懷疑他人,那你就極易產生偏見思想。所以,當你又出現疑神疑鬼的心理時,不妨先去做個調查,看看到底是不是自己多想了,當發現自己的想法跟別人不一樣時,一定要進行換位思考,是不是受到偏見的影響。
上一篇:時刻傾聽內心的聲音
下一篇:有方法,才能加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