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實現夢想
習慣說“我能”
“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千萬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這是世界著名的激勵大師約翰·庫緹斯的一句名言。約翰·庫緹斯一生都在踐行著這句話。
約翰·庫緹斯剛出生時嚴重殘疾,由于脊椎下部沒有發育,兩條腿細得像豆芽,所以他看起來只有可樂瓶子那么大,醫生斷言他不會活過24小時,父親甚至為他準備好了葬禮,但這個“小可樂瓶子”頑強地活了下來。
他不能行走,也無法安裝假肢,但他從12歲起就開始打室內板球。同時,他還是一位優秀的舉重運動員和輪椅橄欖球運動員。他17歲進行了截肢,29歲罹患癌癥,但在1944年他成為澳大利亞殘疾人網球賽的冠軍。而且,他巡回190多個國家進行演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激勵和感動別人,世界各地共有35萬個人的企業及社團聽過約翰·庫緹斯的演講。現在,他是世界著名的激勵大師,他所到之處,必能掀起淚海和熱潮。

“不可能”在很多時候都是人們怯懦和逃避的借口,或者是你受慣性思維的限制,在不自覺中夸大了困難,對現實情況做出的錯誤結論。
美國前總統林肯在給一位記者朋友寫信時提到一件事,他父親曾經以極低的價錢買下一塊地,那塊地里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母親覺得耕種不便想把這些石頭搬走,父親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石頭不是孤立的,而是作為小山頭跟地下的大山相連,否則原來這塊土地的主人就不會以這么低的價錢出售它了。后來,有一天父親外出,母親帶著林肯嘗試動手清理這些石頭。他們發現,地下根本沒有什么大山,只要向下挖一英尺,就能把這些石頭挖起來。等父親回來時,母子二人已經把這些石頭清理得差不多了。
林肯總統的這位記者朋友名叫馬維爾,他看到這封信后大為震動。當時他已67歲,一直想學習一門外語,但因為年紀太大而覺得不可能做到。是這封信讓他改變了主意,他放下信就動手買來了學習漢語的材料,幾年以后,馬維爾到中國訪問孫中山先生,操著一口流利的漢語。
“我能”是強者的宣言,是自信的表現;“我不能”是弱者的口頭禪,是自卑的表現。要克服自卑和怯懦,首先要從敢于說“我能”開始,堅持用這種正面信息來激勵自己,久而久之,你就獲得了勇氣和自信。反之,如果你總說“我不能”,被這種負面的信息暗示久了,你會更加自卑、更加膽小。
杰克是個成績一般、相貌平平的男孩,因為家境不好而有點自卑。他從不跟別人爭什么,班里搞活動或比賽,他也很少參加,因為他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但有一天,杰克卻爆發了。一個驕橫無禮的家伙冒犯了他,那個家伙甚至嘲笑他擺攤賣菜的母親。憤怒讓杰克失去了理智,他一把抓住對方的衣服領子,要求其道歉。但那個人高馬大的家伙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反而傲慢地說:“道歉?除非你能把我打倒!”為了表示對他的輕蔑,那個家伙又說了一句,“這句話一個月之內都有效。”因為在他看來,瘦小的杰克別說一個月,就是練上三年也不能將他打倒。
盛怒之下的杰克斬釘截鐵地說:“好,一個月之內我一定將你打倒,讓你向我道歉。”
此后,杰克就開始刻苦地訓練,家里沒有沙袋,他就在門上、墻上練習拳擊,經常把手打得又酸又麻、鮮血直流。因為沒錢不能報拳擊培訓班,他就在放學后找體育老師,請老師教他點拳擊的訣竅,然后再回去一絲不茍地練習。
一個月馬上就快過去了,這天,杰克向那個驕橫的家伙發出了挑戰。他腳法靈活,出拳兇猛有力,只用了三分鐘,就把對方打倒在地。那個驕橫的家伙只得低頭向他俯首帖耳地道歉。
這件事對杰克產生了很大影響,他不再怯懦、不再自卑,積極地參加各種比賽,取得了一個個好成績。與此同時,他的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慢慢地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學生變成了一個杰出的學生。
如果不是理智被憤怒沖垮,杰克還不敢接受挑戰;如果不是那個家伙的冒犯,杰克還會縮進自卑和怯懦的殼里,羨慕那些表現優秀的同學。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清楚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實力,不清楚自己的潛能,所以,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懷疑自己,不要再輕視自己,抓住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大膽說出“我能”吧!如果你沒有這個勇氣,你就永遠不可能成為勝者。
上一篇:用智慧和信念粉碎一切障礙
下一篇:看淡是智慧,放下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