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說過:“未經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這話聽起來雖然有些夸張,但我們誰也無法否認自我反省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
所謂自我反省,通俗地講就是“認識自我”的能力,即一個人了解自我、善于對自我進行分析的能力。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必須學會自我反省,只有懂得自我反省,我們才能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不斷地取得進步。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在于他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點或是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加以改正和完善,最后取得成功。當然,自我反省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在現代家庭教育中,我們要時刻營造一種善于自省的家風,從小培養孩子自我反省的習慣,幫助孩子正確而清晰地認識自己,搞清楚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便日后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著名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9歲的時候,有一次,父母帶他去商店。大衛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了一雙漂亮的鞋子,非常喜歡,就吵著要父母買下來。父親同意了,但是母親不同意,因為這是一雙木頭做的鞋子,并不適合孩子穿。
可大衛哭鬧著執意要買。母親想了想,突然計上心來,就對大衛說:“我可以答應給你買這雙鞋子,但是,你要承諾,買了以后,你必須穿這雙鞋子,否則,我就不給你買。”大衛高興地答應了。
誰知,鞋子買回來后,大衛才發現這雙鞋穿起來非常不舒服。現在他才知道母親不讓他買這雙鞋子的原因,自己確實太虛榮了,現在穿這雙鞋子簡直就是受罪。
這時,聰明的母親看出了大衛不想穿這雙鞋了,她對大衛說:“孩子,我并不強迫你去穿這雙鞋子,但是,你要學會反省自己。”
雖然母親沒有強迫大衛再穿這雙鞋子,但是,大衛覺得應該給自己一個警示。于是,大衛把這雙鞋子掛在自己房間里容易看到的地方,讓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任性,不要貪圖虛榮。
一個不懂得自我反省的孩子,永遠不會懂得自己的過錯與不足;反之,當孩子學會了內省,便能成為一個自信、自立、自律的人。要知道,每一個孩子就如同一塊天然的礦石,需要不斷地用刀去雕琢,將自身的污垢去掉,才能更加光彩奪目。所以,在教會孩子自我反省一事上,我們每一位母親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總之,讓孩子學會反省,是一個教孩子面對自我、了解自我、逐漸成長的過程。當然,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培養孩子自我反省的習慣時,我們應避免犯以下的錯誤:
第一,對孩子的錯誤橫加指責。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們不要一味給予斥責,這樣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對我們產生抵觸情緒。這時,我們可采用冷靜的態度,從側面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讓他認識自己的不足,最后糾正自己的錯誤。
第二,驚慌失措,嘮嘮叨叨。當孩子做錯事之后,大部分的父母通常嘮叨。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則常以反抗、頂嘴甚至更強烈的態度去面對父母,絲毫沒有改錯的誠意。所以,面對犯錯的孩子,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不焦慮,不慌張,不嘮叨。
第三,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允許孩子解釋,不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且可以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如果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孩子只會覺得我們武斷,從而不服從我們的管教。
戰國著名思想家荀子說過:“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經常把學到的東西拿來檢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為也就沒有過失。由此可見,懂得自我反省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美好品德,身為父母,我們要在家中培育自省的家風,告誡孩子做一個善于自我反省的人,讓孩子健康成長。
上一篇: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下一篇:樂觀是最大的財富